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2题,共计36分)
-
1.金秋九月,我们步入了中学,课程表上增加了历史、生物、地理等在小学很少接触甚至从未接触过的科目,这体现了中学生活带给我们的( )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2.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此广大青年应该( )
①坚定理想信念,迎接新的挑战
②永葆奋斗精神,增强自身志气
③投身创新创造,勇担复兴重任
④坚持终身学习,激发自身潜能组卷:41引用:3难度:0.8 -
3.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带着“梦的种子”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灾荒,深知粮食对于中国是多么重要,发誓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他将自己对祖国的热忱,结成了一串串饱满的稻穗。由此可见( )
①用心关爱他人的生命,会完全失去自我
②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袁隆平在用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④个人的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组卷:121引用:14难度:0.8 -
4.有这样一段劝学的话走红网络;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成长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下列属于劝学格言的是( )
①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④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组卷:33引用:5难度:0.5 -
5.在网络热播剧《最好的我们》中有一句台词“在最好的时光里,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要想越来越好,就必须做到( )
①接纳欣赏他人的全部
②要善于做到扬长避短
③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包容自己的一切缺点组卷:28引用:15难度:0.8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4分)
-
16.【珍视生命活出精彩】
材料一:2021年10月26日,从合肥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国家和省级相关文件要求,合肥市即将启动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儿童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是筑牢全人群免疫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对于疫情防控,钟南山院士指出我们还要勤洗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索道医生”邓前堆是云南省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的乡村医生,走山路、攀山崖、过溜索,他依靠一副溜梆横跨怒江,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索道两岸村寨,为群众出诊治病解忧,一干便是29年。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邓前堆说:“能提高村民的健康状况,再苦再累也值!”从医36年,邓前堆始终在村里做医生,用坚守护卫百姓健康,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位乡村医生的理想与信念,以自己的选择与坚守,深刻诠释了“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内涵。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对此,你认为我们可以开展或参加哪些活动?
(2)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请你说一说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谈谈邓前堆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值得的?
(4)结合材料,谈谈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你将如何用行动诠释“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内涵?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7.【践行美德铸造品格】
开学之初,某中学七年级(1)班学生以“感受父母养育恩、和谐交往扬美德”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举动,请你一起参与吧!
(信息收集)
★第一组同学收集到下列一则新闻材料:2021年10月18日某中学礼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活动;一近百名学生身穿汉服,学习中国传统礼仪,向家长行礼致谢,感恩养育之情。在现场学生们身着汉服,经过正衣冠、行拜师礼、朱砂启智、启蒙描红、诵读经典、击鼓明志等一系列过程,最后向父母行感恩礼。
(1)联系实际说一说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谈谈为什么要开展“感恩父母”活动。
(调查研究)
★第二组同学随机抽取本校400名学生,开展了“子女与父母交往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方表格:调查内容 所占比例(%) 男 女 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 64 42.3 与父母沟通有障碍 48.7 37.2 主动与父母沟通 45.2 49 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 81.8 83.8
(活动启迪)
(4)通过参加上述活动,你一定有了许多感悟。请你谈谈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组卷:17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