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声现象》2021年单元测试卷(41)

发布:2024/12/7 19:30:1

一、单选题

  • 1.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组卷:1444引用:23难度:0.9
  • 2.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对某同学说“回答问题时,请声音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组卷:393引用:56难度:0.9
  • 3.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组卷:1534引用:49难度:0.8
  • 4.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组卷:72引用:6难度:0.9
  • 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4难度:0.6
  • 6.对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8引用:5难度:0.7
  • 7.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18引用:50难度:0.6

五、综合题

  • 21.口琴是用嘴吹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它有上下两排小方格孔,装有多组自由振动的簧片,气流强迫通过时,灵活的金属舌簧振动发声,来回移动,吹吸不同的孔时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如图所示是将口琴拆开后其内部的琴芯结构,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A区的较薄、较短,而C区的较长、较厚。
    (1)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琴时,发生变化的是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
    (选填“快”或“慢”),频率较大的为
    区,图中低音区为
    区,高音区为
    区。
    (3)演奏时,声音通过
    传入人们耳中,人能听出是口琴演奏的,这是依靠声音的
    辨别的。

    组卷:259引用:3难度:0.7
  •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回答下列问题:

    (1)双耳效应主要是利用同一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
    不同和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若左耳听到声音的声级比右耳听到声音的声级大,则声源可能在人的

    A.正前方
    B.左后方
    C.右前方
    D.右后方
    (3)下面不是由于双耳效应达到的效果的是

    A.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B.将双眼蒙上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
    C.有时将头旋转一定角度后可以更准确判断声源位置
    D.舞台上的立体声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如图2是立体声录音现场情景示意图,两个拾音器模拟人的双耳并排放置,这样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
    又有
    ,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图3是立体声播放时的情景示意图,双声道播放使听者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

    组卷:560引用:5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