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十九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湖南省娄底赛区)初赛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8分)
-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组卷:18引用:10难度:0.9 -
2.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55引用:217难度:0.9 -
3.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组卷:128引用:334难度:0.9 -
4.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13难度:0.9 -
5.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8 2 40 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4 8 23 组卷:58引用:31难度:0.7 -
6.工业酒精中常含有甲醇,甲醇有剧毒,不能食用,其分子结构可用右图所示的模型表示.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9引用:11难度:0.7 -
7.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组卷:170引用:44难度:0.9 -
8.如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组卷:181引用:84难度:0.5 -
9.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组卷:102引用:45难度:0.9 -
10.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是( )
①X+酸→盐+水 ②X+水→碱.组卷:116引用:29难度:0.7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29.复习时,常用专题探究的方法学习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制取,课堂上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
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组成
A、B、C都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实验。从研究方法得知,A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探究2: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
(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
(2)验证: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 证明研究结论正确
探究3:研究常见物质的制取--制取氢氧化钠溶液
小京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无色溶液,他说:“我制得了氢氧化钠溶液!”
小欢同学却说:“这种无色溶液中不一定只含有氢氧化钠。”他提出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试管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2滴无色酚酞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无色溶液中含有
氢氧化钠
小妮设计了另一个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无色溶液中确实含有氢氧化钠 组卷:26引用:12难度:0.5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8分)
-
30.某化工厂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NaCl,工厂的化验员对每批产品进行检测,标出各种成分后才能投放市场.某厂化验员取取样品44g于烧杯中加水将其溶解,然后分几次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称量,将得到的有关数据记录如下(注:加盐酸时首先发生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然后是NaHCO3+HCl═NaCl+CO2↑+H2O)
请你根据题给信息和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
(2)请画出产生二氧化碳质量随滴加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要在图上注明二氧化碳、盐酸的质量)
(3)计算出44g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加入稀盐酸质量/g 0 73 74 146 147 烧杯中溶液质量/g 200 273 273.76 328.4 329.4 组卷:77引用:10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