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 古诗词三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9 13:30:1

一、同步阅读

  • 1.课内阅读。
    宿新市徐公店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宿新市徐公店》是由
     
    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取的是其中一首。新市:
     

    (3)“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两个动词分别是
     
     
    ,意思是
     
    ,将儿童的
     
    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5)试着将《宿新市徐公店》的另一首诗写出来吧!
     

    组卷:113引用:4难度:0.4

二、拓展阅读

  • 4.课外阅读。
    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①过:拜访。②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③合:环绕。④轩:窗户。⑤场圃:场,打谷场、稻场;圃,菜园。⑥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⑦话桑麻:闲谈农事。⑧还:返,来。
    (1)根据注释,我知道这首诗和本课三首古诗词的相同点是
     

    A.都是描写田园的  B.都是描写会友的
    C.都是描写童趣的  D.都是描写送别的
    (2)诗句“
     
     
    ”描写的是山村风光,这两句诗是按照
     
    的顺序描述的。
    (3)对“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理解错误的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B.诗人不喜欢乡村生活。
    C.这两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描写出了山村生活的情趣。
    D.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了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也写出了老朋友之间的情谊。
     

    ②诗句中的“斜”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③诗的最后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这个村庄和故人的依恋之情。
     

    组卷:159引用:2难度:0.4
  •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儿童诗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稻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稻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稻谷的瀑布。毛豆凑得很近地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                  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          。”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掉  滴落)进池塘里,它要将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这是我童年时最常玩的一种乡间游戏。她们用木块在地上画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蹦跳  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    熟悉)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进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           --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     纯洁)的诗意像春风挤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
    (1)用“√”选择括号里恰当的字词,并选择其中一组解释选择那个词语的理由:
     

    (2)短文第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其中,“
     
    ”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毛豆的赞许。
    (3)结合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将文中空白处的部分补充完整,注意要保持语言中的天真和趣味。
     

    (4)本文中表达的童年情趣是
     

    A.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
    B.儿童对很多事一知半解,经常张冠李戴

    组卷:533引用:3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