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19 8:0:9

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3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断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此乃(六一诗话》第十三则所录梅尧臣论诗之语。所谓“意新”者,即梅尧臣所说“得前人所未道者”。可以说,“原创性”是《六一诗话》的灵魂。
          《六一诗话》有诗论29则,所言者非唐即宋。这里没有严肃的宣言,没有所谓的理论体系,它只是浸润文学人生的感悟,是从容不迫的娓娓而谈,隐约其间的却是作为诗文革新领袖的责任感和作为退居者的平易圆融,拈花一笑,意味深长。
          《六一诗话》关于宋初诗坛白乐天体、昆体、九僧诗的描述,“唐之晚年”诗之议,韩念诗之论,都是具有原创性的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后世的诗论多由此生发。如宋末元初的方回即承此说而发扬之,其《送罗寿可诗序》曰:“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文信、丁崖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菜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伸先父子、潘道追、赵清献之父。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六一诗话》中的论韩诗则指明了宋诗发展的方向:通过拓展诗歌题材的领域来追求曲尽其妙的诗歌艺术。《六一诗话》也正因为有如许原创性议题,从而具有回味无穷、生发不已的意韵。
    (摘编自景献钰《六一诗话原创性探微》)材料二:
          欧阳修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六月以太子少师致仕,致仕后定居颍州,后来把自己在颍州“以资闲谈”的论诗片段集结起来冠名为“诗话”。这是欧阳修“晚年最后之笔”。据文献考察,最早征引《诗话》时将诗人名号加于前的是宋人魏泰。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引到欧阳修《诗话》时将其称为《永叔诗话》。后世模拟《诗话》的作品层出不穷,学者为了避免征引时和其他作家的诗话混清,故将欧公在颍州时的号“六一居士”冠之于前。因“六一居士”之号的含义与欧公《诗话》“以资闲谈”宗旨比较接近,遂为后人所采用,即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六一诗话》。
          在欧阳修《六一诗话》问世之前,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有两种专著形式:一种是以南朝齐梁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为代表的文论形式,其特点是逻辑严密,体系完备,特别是文字艰深的《文心雕龙》,属于“贵族式”的文学批评;另一种是以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代表的文论形式,其主要探讨的是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的问题,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而《六一诗话》的问世彻底打破了这两种传统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格局,改变了中国文学的正统的文学批评走向。欧阳修以浅易的文字为批评话语,这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诗话”体滥觞。
          《六一诗话》的问世打破了《文心雕龙》所开创的“贵族式”的文学批评话语霸权,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掀起了一股诗话学的热潮。单就宋代而言,紧承《六一诗话》而作的就有司马光的《续诗话》刘放的《中山诗话》、陈师道的《后山诗话》、魏秦的《临汉隐居诗话》、许彦周的《彦周诗话》、吕本中的《紫微诗话》、叶梦得的《石林诗话》等等。自此之后,仿效者云集,诗话创作蔚然成风。
    (摘编自宫臻祥《论<六一诗话>的贡献及特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谈到了《六一诗话》的贡献和意义,并都特别强调了《六一诗话》承前启后的重大历史价值。
    B.《六一诗话》的原创性议题表现在对宋初诗坛白乐天体、昆体、九僧诗的描述与对“唐之睁年诗”和韩愈诗的议论上。
    C.材料一结尾明确指出,《六一诗话》之所以具有回味无穷、生发不已的意韵,是因为其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创性议题。
    D.《六一诗话》的问世打破了《文心雕龙》所开创的“贵族式”文学批评话语霸权,开创了“平民式”的文学批评模式。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诗话》所言者非唐即宋,是浸润文学人生的感悟和从容不迫的娓娓而谈。
    B.《六一诗话》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深远影响在《送罗寿可诗序》中可得管窥。
    C.魏泰最早称欧阳修的《诗话》为《永叔诗话》,后世学者将其定名为《六一诗话》。
    D.晚唐诗人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逻辑严密、体系完备,主要探讨的是诗歌创作。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头由梅尧臣的论诗之语引出“原创性是《六一诗话》的灵魂”的观点。
    B.材料一最后一段采用引证法,指出后世诗论多未脱离《六一诗话》架构出的议题。
    C.材料二运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特别强调了《诗话》之外诗论形式没落的根本原因。
    D.材料二尾段较大篇幅的举例论证让读者感受到了《六一诗话》带来的诗话学热潮。
    (4)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平易圆融”的理解。

    组卷:0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猴爪(英)W•W•雅各布斯      这是一个寒冷而潮湿的夜。在雷克斯纳姆别墅的小客厅里,窗帘已经拉上,炉火熊熊。老怀特一家三口和远道而来的老朋友莫里斯——一个二十一年来一直待在印度的军士长,四个人坐在炉边,谈天说地。
          很快话题便集中到了印度猴爪的奇闻上来。这时,只见军士长用手在口袋里摸索着,拘出了一样东西,说:“就是这玩意儿。看上去它只是一个平常的猴爪,已经干瘪成了木乃伊。据说有一位老托钵僧给它念了七七四十九天符咒,于是它就有了一种神奇的魔力。凡是得到它的人,只要许三个愿望,都能在以后实现。我只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成为它的新主人。告诉你们,我提出的三个愿望也都实现了。”
          “你已经实现了三个愿望,眼下它对你没用了。好朋友,把它给我吧。”老怀特好奇地拿过猴爪,“你是怎样祝愿的?”
          军士长神情严肃起来,认真地说:“右手拿起猴爪,大声祝愿。可我警告你,如不正当使用,后果严重。我劝你还是不要它,现在就扔进火里。”可老怀特摇摇头,把猴爪放进了口袋。
          此时,夜已经很深,军士长起身走了。老怀特拿出猴爪,一家人看着这个古怪的东西,对军士长所说的话半信半疑。他们想起为房子还欠着二百英镑,老怀特郑重其事地拿着猴爪,大声地说:“我愿得到二百英镑。”
          儿子在一旁“格格格”笑了,但笑声很快便被老怀特战栗的叫喊声打断了:“哎呀,不得了,猴爪动了啦!”说着,手一抖,猴爪落在了地上。过了好一会儿,老怀特还心有余悸,道:“我祝愿的时候它像条蛇一样在我手里扭动了。”妻子和儿子忙奔过来安慰他。
          此时,风越刮越猛,楼上的门砰砰作响,一种异常沉闷的寂静笼罩着全家三口人。
          第二天阳光明媚,昨晚的恐惧心理也渐渐消逝了。一家三口坐在明亮的早餐桌上,互相逗着乐,老怀特成了被嘲笑的对象。可是老怀特仍固执地认为猴爪的确在他手里扭动过。早餐吃得很愉快,直到儿子要上班了,笑声还是一直持续不断……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一个陌生人“咚咚咚”敲开了老怀特家的门,沉重地对老怀特说:他的儿子上班时被机器卷住,受了重伤不治身亡。
          听着这一噩耗,老两口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呆立良久,他们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们唯一的孩子会被死神夺走,可是来人还在继续说着:“公司考虑到你们的儿子为公司效过力,愿意赠送你们一笔款子作为补偿。”老怀特恐惧地注视着来客,哆嗦着问:“多少?”那人立即答道:“二百英镑。”
          妻子一听尖叫起来,老怀特衰弱地笑了,仿佛双目失明的人那样伸展双手,接着像一截木头那样倒在地上。他万万没想到是这样得到了许愿的二百英镑!
          儿子埋葬在离家大约两英里的墓地里。老两口回到沉浸在阴影和寂静中的房子里,欢乐消逝了,日子漫长无聊,令人厌倦。这样过了一星期。一天夜里,老怀特突然被妻子的一阵狂暴喊声惊醒:“猴爪,猴爪!我要它,你没有把它毁掉吧?”
          “在客厅的托架上面。”他回答道,感到很惊奇,“你要它干什么?”
          妻子又哭又笑,简直歇斯底里:“再祝愿一次吧!快去把它拿来,祝愿咱们的孩子复活,我的孩子!”
          老妇人叫嚷着,逼他拿来了猴爪。老怀特感到非常恐惧,但一看到妻子失血的脸上满是期待的神色,他更感到害怕,也知道说服不了她。
          终于他举起了右手:“我祝愿我的儿子复活。”
          猴爪“啪”掉在地板上,老怀特战战兢兢地瞅着它。哆哆嗦嗦地倒在椅子上,老妇人则站在窗口向外戏视。烛台上燃烧的蜡烛头不断地向天花板和墙上投下跳动的影子。直到烛火猛烈摇曳了一下熄灭为止。猴爪失灵了吧,老怀特松了一口气。老两口躺回床上静静倾听滴滴答答的钟声。
          老怀特鼓起勇气,起了床,划亮一根火柴下楼去拿蜡烛。在楼梯脚下,火柴熄灭了,他停下来再划一根。
          就在这同一时刻,前门上发出了一下敲击声,声音是那么轻,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火柴从老怀特手上掉下来,他一动不动地站着,呼吸也停住了,直到又听见了敲门声。
          于是他转身飞快地跑回房间,关上身后的门。这时候敲门声响彻了整幢房子。“是儿子!我刚才忘了坟地在两英里以外,儿子走回家也要半个时辰哩,我得去开门!”妻子尖声叫喊着朝门口跑去。老怀特抓住她的胳膊,紧紧抱住她:“看在上帝面上别让他进来。”
          “你害怕自己的儿子?”她挣扎着嚷嚷,“让我去!我来了,儿子!我来了!”又是一下敲门声,跟着又是一下。老妇人突然一扭,脱开身,从卧室里跑出去,“通通通”下了楼。老怀特听见门链格格地响,底下的插销被老妇人慢慢地费力地从插孔里拔出来。接着他听到老妇人在喊他:“老头子快下来,上面的插销我够不着。”
          此刻,老怀特四肢趴在地上,疯狂地搜寻着那个猴爪。一连串猛烈的敲门声在房子里回荡,当老妇人在过道里把椅子靠门放下时,他听见椅子发出的摩擦声,听见插销慢慢拔出的吱吱嘎嘎声。就在这时他找到了猴爪,疯狂地低声说出了他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愿望。
          砸门声突然消失了。房门打开了,一阵冷风冲上楼梯,妻子发出一串长长的失望而痛苦的哀号,老怀特鼓起勇气跑下楼赶到她身旁,接着跑到门外。闪烁不定的街灯照射着寂静荒凉的大路,外面什么也没有……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怀特拿着猴爪祝愿,儿子的反应是“格格格”地笑,甚至到第二天早上还在嘲笑老怀特,可见儿子对老怀特的行为持否定态度。
    B.对妻子要求第二次祝愿的提议,老怀特并不赞同但最终还是答应,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妻子,并且也对儿子的复活抱有期待。
    C.妻子在让老怀特进行第二次祝愿时“又哭又笑”,体现了她内心在饱受悲痛和绝望之后找到新的希望即儿子可以复活后的激动。
    D.儿子的意外死亡揭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为什么莫里斯军长会提醒老怀特要正当使用它,甚至劝老怀特把它扔进火里烧掉。
    (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描写在一个寒冷而潮湿的夜,老怀特一家与莫里斯围炉夜话,营造了一种温暖祥和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猴爪”既是小说的标题,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小说围绕用猴爪祝愿展开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带有神秘和恐怖色彩的故事。
    C.小说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刻画老怀特夫妇的人物形象;在营造紧张的氛围时,则加进了许多细节描写。
    D.小说结尾作者并没有让敲门者出现,而是保留了这个永恒的谜底,让悬念永远留存于读者的期待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3)为增强悬念效果,小说往往会用到“抑制”和“拖延”的方法,即在冲突和紧张之中,利用各种条件和因素,使紧张情绪得以缓冲,使冲突尽可能拖延,来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试举例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安排情节的。
    (4)试析标题“猴爪”的丰富意蕴。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1小题,10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了比较丰富的学理基础,对人的心灵的理解就能比较自由了。①_____,要真正把文本解读得深刻,还要下苦功夫。美国新批评强调对文本的细读,并且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到高潮。而在我们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西方文论的时候,虽然引进了一些理论主张,却并没有把人家的方法用到我们的阅读过程,因而这种理论还没来得及在中国【甲】_____,就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被【乙】______了。②_____,它的最大局限是:第一,常常限于对诗歌的解读;第二,它的解读方法比较狭隘,常常限于词语方面;第三,它的操作性也比较差、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们又引进了西方最新湖的文论,如福柯、德里达的东西,③_____,而忽略了人家为了确立这样的宏观理论所使用的微观分析的方法。因而,我们至今还不能成熟地使用一种西方文论到可以【丙】______的程度。
    (1)请在文中甲、乙、丙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40分)

  • 7.我们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本真性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认为独特性只有从自我内部才能获得。加拿大思想家泰勒却说,“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