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8课 冀中的地道战》2021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

  • 1.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为了粉碎日本qīn lüè
     
    军的大扫荡,jì 
     
    中人民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bǎo  lěi
     
    ,开展了顽强的敌后游击战争,尤其是任qiū
     
     的地道,七guǎi
     
    八弯,洞洞相连,却一点不fáng  ài
     
    上面种庄稼。地道口yǐn  bì
     
    至极,有的还挖有xiàn kēng
     
    。人民的zhì huì
     
    真是无穷无尽。

    组卷:71引用:1难度:0.7
  • 2.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透:①(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②透彻。③暗地里告诉。④显露。⑤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1)小妹妹的脸蛋白里红,可爱极了。
     

    (2)树上的果子熟了。
     

    (3)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向住荷人露国家的机密。
     

    (4)“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
     

    组卷:38引用:1难度:0.7

一、填空题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上“大扫荡”,修筑了
     
     
    ,就是要使冀中平原上的人民相互之间不能来往,不能联合起来,从而搞垮我们的人民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冀中人民创造了
     
    ,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2)地道战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
     
    ,二是
     

    (3)作者介绍任丘的地道是按
     
     
     
    的顺序来具体介绍的。地道中的洞有四个特点:
     
     
     
     

    (4)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我军就千方百计来防备:敌人火攻,我们就
     
    ;敌人水攻,我们就
     
    ;敌人毒气攻,我们就
     

    组卷:31引用:2难度:0.6

二、阅读

  • 6.课内精彩阅读。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上面用木板盖着。
     

    A.空虚(跟“实”相对);B.―徒然,白白地;C.虚假;D.虚弱。
    ②不让毒气往里
     

    A.显露;B.(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C.暗地里告诉;D.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3)敌人想方设法来破坏,智慧的冀中大民用各种妙法来应对,我们可以称之为
     

    A.车到山前必有路。
    B.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道高一尺,魔高一史。
    D.擒贼先擒王。
    (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课文中指 
     

    组卷:116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