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5分)
-
1.科学研究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用到的是( )
组卷:50引用:5难度:0.6 -
2.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若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后续做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6 -
3.乐乐直接把手掌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观察,视野却一片漆黑,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组卷:156引用:3难度:0.7 -
4.如图为一台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5个镜头,①、②、③一端有螺纹,④、⑤一端无螺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放大倍数最大的物像,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组卷:441引用:7难度:0.5 -
5.如图为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过程示意图,请按正确顺序进行排序( )
组卷:41引用:2难度:0.7 -
6.如图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组卷:54引用:2难度:0.5 -
7.观察写有字母“b”字的装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 )
组卷:83引用:4难度:0.5 -
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只能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而不能滴清水,原因是避免细胞(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9.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 )
组卷:89引用:2难度:0.5 -
10.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金墩墩”以大熊猫为主体,周围辅以松、竹、梅为金色花环。下列有关大熊猫与松、竹、梅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5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5分)
-
31.人体通过消化系统获取营养,研究者常采用体外模拟实验的方式来揭开“人体消化与吸收”的奥秘。
(1)为研究淀粉能否直接被吸收,研究小组在玻璃管下方绑缚半透膜后装入淀粉液,置于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如图1所示,检验结果如下表。液体 滴加碘液 半透膜内 变蓝 烧杯内 不变蓝
②烧杯内加入碘液后不变蓝的原因是
(2)为进一步探究淀粉在人体不同消化器官(烧杯标签所示)内的消化过程,研究小组做了如图2所示的处理,并充分反应。试管编号 Ⅰ Ⅱ Ⅲ Ⅳ 淀粉含量 +++++ ++ +++++ -
①Ⅳ号试管内加入的消化液是
②分析实验结果时,与
③Ⅲ试管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
④由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内能够消化淀粉的器官是
(3)淀粉最终被彻底分解为组卷:99引用:1难度:0.2 -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小肠作为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如何实现其功能的呢?这与组成小肠的多种组织密不可分。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排列紧密的柱状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有的上皮细胞可分泌含多种消化酶的消化液。有的上皮细胞表面具有一些特殊的分化,如每个小肠绒毛柱状上皮细胞顶端又形成细小突起,即微绒毛,一个柱状上皮细胞约有3000根微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内的表面积。
小肠壁内存在着平滑肌,它的收缩和舒张能使小肠内的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并充分接触,此外,还能推动食糜在小肠内行进。小肠绒毛内部也分布着平滑肌,可以引起小肠绒毛的伸缩运动和摆动,进而加速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小肠绒毛内部及小肠其他部位还分布着神经组织和血液等结缔组织。组成神经组织的神经细胞有许多突起,可以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例如,分布在小肠壁的神经末梢可以感受食物的到来,随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引起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液的分泌,调节消化活动。消化完成后,营养物质被吸收至小肠绒毛内部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内,随流动的血液和淋巴运输至机体其他部位。
正是小肠内的多种组织有机结合、协调配合,从而实现了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1)构成小肠的组织包括
(2)如图1表示小肠绒毛结构示意图的是
(3)有的小肠上皮细胞可以分泌含多种酶的消化液,有助于小肠内食物的消化。此外,小肠
(4)根据文中信息分析,利于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包括
(5)如图2为小肠各组织协调配合实现功能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①组卷:115引用:1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