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二)

发布:2024/11/19 18:0:2

一.选择题(共计32分,1-7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8-13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1-7题为单选题)

  • 1.有关中学生小明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7
  • 2.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比比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必须测量的量是(  )
    ①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②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③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④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组卷:893引用:57难度:0.7
  • 3.如图所示,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三圈回到起点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5引用:1难度:0.8
  • 4.如图所示,两个人分别用水平力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推一个箱子,都前进了5m,两个箱子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相同,大箱子重250N,小箱子重15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58引用:2难度:0.6
  • 5.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如图所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位置3是小球某一次向上弹跳到最高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1引用:1难度:0.8
  • 6.使用底部连通的A、B两容器装水,如图所示,A、B两容器里面水的液面相平,已知A、B两容器底面积关系为SA:SB=2:3。同时将质量相等、密度之比为5:2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在A、B两容器内(水未溢出),则两容器中的水将(  )

    组卷:195引用:3难度:0.7
  • 7.如图所示,一木块立在光滑的水平平板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突然加速,车上的木块将(  )

    组卷:500引用:4难度:0.8
  • 8.现在全市各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177引用:7难度:0.7
  • 9.有关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四.实验、作图题(共26分)

  • 26.小明和小红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器材测量一个丑橘的密度。请帮他们完成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天平放在
    上,游码调零后,他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静止时指在
    的中线处,就说明天平的横梁平衡了。
    (2)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丑橘的质量为m。
    (3)因为丑橘放不进量筒中,所以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测量丑橘的体积:
    ①他向量筒内装入足够多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V1
    ②他将丑橘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丑橘静止时如图乙所示,此时可以判断出丑橘的密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用ρ表示)。再用细长针将丑橘慢慢压入水中浸没(丑橘始终完好,没有水进入);
    ③再从烧杯中取出丑橘,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2
    由此就可以测量出丑橘的体积,但是用这种方法最终算出密度的结果比丑橘密度的真实值要偏
    (填“大”或“小”)。
    (4)综上所述,丑橘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5)小明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上述实验中不使用天平,利用现有的器材能不能测出丑橘的质量呢?小红想了想说:“只要在上面的实验步骤②的后面补充如下操作就可以”。
    ②补充:撤掉长针,丑橘会漂浮在水中,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被填满时,量筒中剩余水的体积为V3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丑橘质量的表达式:m=
    。(用所测及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组卷:28引用:1难度:0.6
  • 27.图甲是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

    (1)本实验中小球A的动能大小通过木块B在水平桌面上
    来体现。若不用木块B,在桌面上铺一条毛巾,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小球A在毛巾表面滚动的距离来体现。
    (2)将小球A放在同一斜面上
    (填“相同”或“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使小球在撞击木块B时速度不同,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体,
    ,动能越大。
    (3)善于动脑的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方案:用同一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到不同程度,两次实验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
    (填“相同”或“不同”),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时的速度也不同,从而验证了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接着让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两次将同一弹簧压缩到相同程度,放手后将小球弹出去撞击放在同一位置的木块,这样做
    (填“能”或“不能”)验证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4)小欣同学联想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比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如下表),小车在三个表面克服摩擦力做功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
    运动。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组卷:64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