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8 8:51:19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
-
1.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B C D 燃气燃烧 太阳能集热 手机电池工作 风力发电 组卷:37引用:1难度:0.8 -
2.维生素C(C6H8O6)广泛存在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在人体内有重要的功能。维生素C属于( )
组卷:69引用:7难度:0.9 -
3.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6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7 -
5.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不能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6.对于反应:A(g)+B(g)⇌C(s),其他条件一定时,改变下列条件不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组卷:87引用:1难度:0.7 -
7.下列分子式代表的物质不止一种的是( )
组卷:97引用:2难度:0.9 -
8.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96引用:5难度:0.8 -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组卷:45引用:1难度:0.7 -
10.下列关于SO2和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2引用:6难度:0.7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50分)
-
31.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加热、夹持装置略去,已检查气密性),探究CO2、SO2分别通入KI溶液中对反应4I-+4H++O2═2I2+2H2O的影响。
(1)探究通入CO2的影响。
①甲是实验室制CO2的装置,b为石灰石,则c为
②实验发现:若仅向丙中通入O2,1小时后丙中溶液颜色未发生明显变化;若同时向丙中通入CO2与O2,1小时后,丙中溶液变为浅黄色,生成了可使淀粉变蓝的物质,该物质是
(2)探究通入SO2的影响。
①若试剂b为Na2SO3,试剂a为70%的硫酸,甲中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向丙中同时通入O2和SO2,1 小时后,溶液中出现浑浊。查资料可知,O2未参与反应,SO2与水在I-催化下生成了硫单质和硫酸。化学方程式是组卷:37引用:4难度:0.6 -
32.某化学小组为探究浓HNO3和NaCl固体的反应产物,进行实验:
实验I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室温下,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向注射器1中先加入1.17gNaCl固体,然后吸入5mL浓HNO3,关闭止水夹。一段时间后,注射器内溶液变为橙色,液面上方有浅棕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
①向AgNO3的95%的乙醇溶液中通入HCl产生白色沉淀,通入Cl2无此现象。
②王水中因含有NOCl呈橙色。NOCl(N元素为+3价)有刺鼻恶臭味,受热易分解为NO和Cl2。
(1)浓HNO3需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
(2)探究注射器1中浅棕色气体的成分。
甲同学用注射器2抽取注射器1中的浅棕色气体,然后吸取适量蒸馏水并振荡,气体颜色褪去,吸入氧气后又变为浅棕色。经检验,浅棕色气体中几乎不含NOCl。
①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浅棕色气体中含有NO2,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一定还含有Cl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甲同学的依据:
②乙同学认为需设计实验证明存在Cl2。请结合资料,设计证实存在Cl2的实验方案:
(3)探究注射器1内橙色溶液的成分。
实验II:取2mL橙色溶液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溶液变为无色。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①丙同学认为实验II中“接着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是因为加热使溶液中的Cl-全部变为HCl气体放出。请设计实验证明丙同学的观点不成立:
②丁同学通过与王水类比,并查阅资料,确认产生实验II中的现象的原因是: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继而溶液中的NOCl受热发生分解反应,使溶液中的Cl-反应完全,所以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时无明显现象。浓HNO3与NaCl固体反应生成了NOCl,化学方程式是
(4)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组卷:49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