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新疆喀什二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0/29 9:0:2

一、单选题

  • 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
    ①乳酸菌、青霉菌、大肠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②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
    ③T2噬菌体(一种病毒)的繁殖只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④细胞没有叶绿体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⑤有些细菌只含有RNA。

    组卷:119引用:65难度:0.7
  • 2.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3.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4引用:12难度:0.6
  • 4.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10难度:0.9
  • 5.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大脑中X细胞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9(FGF9)是一种分泌蛋白,含量远高于正常人。判断不正确的是(  )

    组卷:49引用:11难度:0.5
  • 6.下列有关细胞中“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有细胞核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一定是病毒
    ⑤所有生物的蛋白质一定是在核糖体上合成
    ⑥有中心体的生物一定不是高等植物

    组卷:10引用:9难度:0.6
  • 7.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8.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块茎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别在浸入30min和4h时测量每一根马铃薯块茎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4难度:0.7
  • 9.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

    组卷:485引用:134难度:0.9
  • 10.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验证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等,某同学设计了4套方案,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方案 催化剂 底物 pH 温度
    胰蛋白酶 蛋白块 不同pH 室温
    淀粉酶 淀粉、蔗糖 适宜 适宜
    蛋白酶 蛋白质 适宜 不同温度
    过氧化氢酶、氯化铁溶液 过氧化氢 强酸性 室温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11.将乳清蛋白、淀粉、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和适量水混合装入一容器内,容器内pH值为2.0,保存于37℃水浴锅内。过一段时间后,容器内剩余的物质是(  )

    组卷:19引用:4难度:0.7
  • 12.在生物体内,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13.图甲是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相同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6引用:4难度:0.5
  • 14.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11难度:0.6

二、非选择题

  • 43.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杏树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N段杏树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有
     
    ,造成MN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图中B点时,该杏树的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经过这两昼夜,该杏树仍正常生长,则有机物的积累量在图示
     
    (填字母)时刻达到最大值。图中S2明显小于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图中FG段CO2吸收量下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在强光条件下,与正常植株相比,缺乏类胡萝卜素的突变体的光合速率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原因有
     

    组卷:17引用:9难度:0.6
  • 4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如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至少答出两点)。
    (2)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物质是
     
     
    。写出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3)利用提供的U形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形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形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