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北师大渤海新区附属学校高一(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3 7:30:2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如果我们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孔子儒学是这棵大树的主干,这棵大树的底部是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孔孟老庄这些先哲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上古时期文明的土壤。
当我们理性冷静地回望过去,我们会发现中国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已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看待中国儒学,我们不能说因为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所以我们就只从孔子开始讲起。在很大程度上,孔子是在中华五千年的中间位置。孔子学术的特点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就是传述,就是继承,就是发扬光大,孔子尊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述而不作。
我们说孔子好学,好学得先有所可学,就是学习先贤。学习先贤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根本原则,“养生送死”,无非是人生活于这个世界上,每个人何以生活得更好,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还需要养生、送死。孔子还思考由民生而人生的问题,抓住根本,治理一个小小区域,进而治理整个鲁国、整个天下,这是空间的放大。
除此而外,孔子还说时代发生了变化,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原则、管理的方式会有一定程度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就是损和益,损就是把那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去掉一些,益则是根据新的时代要求增加一些,但深层的东西不会变,“虽百世,可知也”。在这里,孔子想表达的其实是一种时间的绵延连续。孔子说的三代、十世、百世则是时间的绵延。
不管是时间的绵延还是空间的放大,孔子最为关注的还是能够超越暂时与区域性的深层次的根本问题。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有自己的自然追求;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有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社会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从根本上接合与调和,孔子思考的深刻恰恰就在于此。
儒家的“儒”字,很像一个人在洗澡,以水冲洗沐浴濡身。其实这个儒,在商周时期就是相礼的人,也就是古代举行礼仪活动时,别人不懂的礼仪他懂,他的身份就是儒,是一种职业。
但到孔子创立儒家的时代,情况不一样了,孔子不但要洗净身体,也要洗净心灵。儒家,以先王之道濡其身,用尧舜禹汤文武等先圣之道来改变我们自己,所以孔子跟他的学生说,你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小人儒只是把儒当成一种谋生手段,而君子儒应该致力于素养的提升,致力于社会的改良。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的德行就像风一样影响大家,他怎么做老百姓就怎么做。所以政者正也,为政者正,则天下不能不正。
儒家追求的正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一个人不自私就是公,这就是公共意识、公德意识。一个人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这个人才是优秀的人,如果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都这样,天下的人都这样,天下为公,那便一定是大道之行,这就是儒家的追求。所以“天下为公”实际上说的是,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有这种公共意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追求成为一个有公共意识和公德意识的人。
(摘编自杨朝明《时空维度下的孔子与儒学》,《光明日报》2020年6月27日)材料二:
从孔子创立儒学一直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的这段时期是儒学登上历史的主旋律舞台的时期。儒学的创立是孔子对西周以来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传统的全面总结和继承发展,孟子和荀子又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孔子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奠定了儒学的基本理论格局。
春秋时期没有统一的主流文化,儒学只是“百家中的一家,只是多元文化的一元”。春秋末年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旧的价值观解体了,而新的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这个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利益纷争空前激烈,对利益的关注超过了对人本身的关注,因而以对人的价值和德行为诉求的儒学就遭到了冷遇。在那个各国追求迅速强大争取霸主地位的时代,在那个没有统一、稳定的时代儒学是不可能被社会所接受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儒学更适合在一个稳定统一的国家中发展成为治理理论,而在社会转型时期或者动荡时期是会被冷落的。
这种多元文化的格局直到秦始皇统一全国,才宣告结束。到了汉武帝时期,制度稳定发展国力进一步强盛。这样一个稳定强盛的国家急需要一个统一和平与发展的思想来适应当时的专制统治。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思想,自此儒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正式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
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能够成为主流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是因为儒学适应于中国当时经济、政治制度的需要。当时封建社会的统治是一种集权的统治,统治者需要这种绝对权力、绝对忠诚和绝对服从的思想。儒学还具有调和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的功能,在不动摇统治者权力和地位的情况下,让统治者适当地实行仁政爱护人民,让人民被这个“仁”迷惑,甘于受统治者统治。在封建社会,一个稳定的时期内没有什么理论思想比儒学更适合的了,儒学自此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统治。
(摘编自赵颖《学术论坛》,2008年第9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孔子儒学为主的中华文明,离不开孔孟老庄在内的春秋战国先哲的种种思想。
B.中华文明其实有一个漫长的发展期,在上古时期从尧舜以来夏商周时期就已有。
C.孔子是儒学创始人,人们讲儒学一般从孔子开始讲起,其实孔子处于中间位置。
D.从孔子创立儒学到董仲舒确立儒学为一尊说明儒学符合统治者施行仁政的要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开头用大树作喻,意在强调孔子所创立的儒学在中华文明中所处的地位。
B.材料一基于对“儒”这一概念内涵变化的分析,得出君子之德对于老百姓的作用。
C.儒学比其他的理论思想更加适合稳定的封建社会,因此才能持续两千多年的统治。
D.材料一在论证说理时,善于引用孔子的话,这样显得真实可信,又容易让人接受。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儒家追求”范畴的一项是
A.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B.政者正也,为政者正。
C.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D.士需弘毅,以为己任。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儒家”下一个简要定义。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组卷:12引用:9难度:0.5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运送弹药途中 胡文发使劲儿关上了车门,喊了声:“小马,坐稳了。”汽车像一阵旋风一样飞跑起来。胡文发知道敌机就在头顶上转,不能开灯,但又怕掉进弹坑里去。他把全部熟练的技术都施展出来。一面飞跑,一面短促亮灯,碰到障碍了亮一下,就像人眨眼那样快,还没等飞机盯住早灭了。胡文发用这个方法和敌机“捉迷藏”,不知有多少回了,每次他总是胜利的。
小马趴在汽车顶上,两眼像探照灯一样扫着天空。汽车跑了二、三里地,眼看快突过“照明弹区”了,小马忽然听到一阵刺耳的声音,扭头一看,在照明弹下边,一架飞机的黑影正冲着汽车压下来,小马本能地在驾驶室顶上“嘭嘭嘭”拍了三下,喊道:“停住!”车子猛然一煞,一串蓝色的火球射在车头前面两三米的路面上了,噼噼叭叭地爆炸着,火星乱迸。
飞机是不会“原地向后转”的,扫射一过,汽车又飞跑起来,跑的比刚才还快。小马觉得肠子快被颠出来了,他拼命把住车帮,眼睛盯着天空,没过多久,敌机俯冲下来,冲的更低、更快。小马使劲儿在驾驶室顶上紧拍了三下,让胡文发停下。不料,车子倒亮开灯跑起来,跑了几十米,灯一灭,汽车来了个急速“向右转”,离开公路向一片树林飞奔过去。小马听到背后“嗵嗵嗵!”连响了三声,回头一看,星星被浓烟遮住了,公路上好多地方窜起了蓝色的火苗。
汽车在一棵大树底下停稳以后,胡文发从驾驶室里跳出来,使劲擤鼻子说:“哈,他妈的。蛤蟆跳到脚面上--咬倒没咬着,吓人一跳!”
小马从车上爬下来走到胡文发跟前说:“怎么样,车子没毛病吧?”
“没有。”
“你猛一拐弯,我以为是刹车不管用了呢。”
“一样戏法连变两回就露了马脚啦。咱要还像上回那么干,非叫狗日的揍住不可。”
小马想了一下刚才那三颗火箭炮弹爆炸的位置,心中充满了对胡文发的钦佩:“有两下子,我又跟你学会了一招。”
敌机失去了追逐的目标,又扔起照明弹来,花花点点的树影正好盖住了弹药车。小马望了望被照明弹照成淡黄色的天空说:“这个破飞机还舍不得走呢。”胡文发用大衣蒙住头点了支纸烟,使劲抽了口又吐出来说:“让它转去吧,反正烧他们的汽油,多烧点没关系。”
十几分钟以后,飞机的马达声在星空中消逝了。最末颗照明弹慢慢熄灭,变成一颗红色的火星落下来。胡文发和小马都坐到驾驶室里去,汽车又爬上了公路。跑了十几里,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山,山背后不时闪出火光,像打闪一样。胡文发熄了马达,把身子探出车外一听,炮弹的爆炸声接连不断,便回头对小马说:“上山啦,注意这地方可是个阎王鼻子。山高路窄,又是个炮弹封锁区。不能开灯又不能开快,炮弹打着倒是小事,摔到沟里去可就算了伙食账啦。”
“你打火吧,两个大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小马把驾驶室门上的玻璃落下去,把头和一条胳膊探到车外边看着道路,汽车沿着窄的盘山公路向上爬行了。在炮弹的爆炸和汽车的马达声中,可以清晰地听到小马那短促有力的喊声,“往左打……再往左打……好……直着走……慢……慢,弹坑……往右打……”
车子不断地停下来。一停,小马就跳下车去拿起铁铣到前边去探索道路。记不清停了几次,也记不清拐了多少弯,车子总算接近山顶了。他们刚要顺着盘道转到山南面的时候,火光一闪,像一霹雷似的,不知多少发炮弹在山南面爆炸了。石块、松树枝子噼噼叭落到汽车上。呛人的硝烟轰的一下扑进了驾驶室。胡文发恨恨地骂了一句,马达熄了。小马怔了一下,没说话,跳下车来大踏步奔到南边烟雾里去了。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才回来。胡文发问:“怎么样?”
“路面被炸坏了。不过还勉强能走,要快点通过,千万别抛锚,走吧!”
小马还是像刚才那样探出身子来喊道:“往左打……往左打……好。……小心……往右打……前进……”
进入了炮火封锁区,车身左右摇晃着,像一只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前进。有好几次,车子倾斜得在驾驶台上都坐不住了,费了好大劲才正过来。胡文发用两只汗湿湿的手紧抓着方向盘,牙关都咬疼了。车子两边是悬崖,是深渊;随时都可能有成群的炮弹在身边爆炸;这些他都没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按小马的口令前进,前进,决不能停止!”
小马用沙哑的喉咙一股劲地喊着:“往左打,左打小心弹坑,慢……慢……右打……”
话刚落,汽车左右前后突然窜起了火光,巨大的震动几乎要把车子从地上抛起来,小马被推进驾驶室摔在坐位上了。胡文发一只手抓住小马的胳膊问道:“小马,小马,怎么样啦?”
“别停,别管我,前进。”
小马把身子往上一耸,又扒住了车窗,更有力地喊起来:“快前进,往左打……左打……好……前进……往右打……弹坑……”
(节选自和谷岩《枫》;百花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胡文发凭借着熟练的驾驶技术同敌机周旋,甚至“捉迷藏”,表现他在战术上藐视敌军。
B.本文对小马的语言描写较为精当,多是指挥车辆时的发出口令,意在突出他的指挥才能。
C.“车身左右摇晃着,像一只小船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前进”句“波涛汹涌”是指云雾翻腾。
D.“小马趴在汽车顶上,两眼像探照灯一样扫着天空”一句,使用了比喻和夸张修辞手法。
(2)就本文的环境描写,谈谈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战争本是残酷的,但本文作者却将残酷的战争场面如此“轻描淡写”的意图何在?试谈谈你的理解。组卷:13引用:2难度:0.5
三、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
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
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卒。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秦送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
晋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变?”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B.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C.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D.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但汉代封爵仅有王和侯两级。
B.“再拜”文中指“第二次拜托”,而《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中“再拜”指”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两者意思不同。
C.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文中“秦伯说”中“说”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秦伯说,与郑人盟”中“说”都通“悦”。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纪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史书,而司马迁的《史记》在体例、叙事、史论等方面对其都有继承和发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献公派宦者履鞮去杀重耳,重耳翻过墙壁,被宦者一路追赶,还被砍掉了袖子,最终还是逃脱了,去了他母亲的祖国——狄国。
B.重耳在流亡中历经苦难,为了得到秦缪公支持,他主动请求联姻,与秦国结了秦晋之好,为他后来成功回晋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C.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的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会报复自己,就请求离开,但重耳对河盟誓,以此打消咎犯的担心。
D.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了郑国的无理相待,后来他就联合秦国攻打郑国,但是郑国派人说服了秦缪公,最终两国都从郑国撤兵。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②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组卷:2引用:1难度:0.5
七、名著阅读
-
9.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6引用:10难度:0.8
八、材料作文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感动中国人物志愿军英雄王海颁奖词: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是战士们的巡航坐标。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年仅18岁的烈士陈祥榕生前写下的战斗口号。2020年6月喀喇昆仑加勒万河谷,在我军与越境来犯外军殊死搏斗中,战士陈祥榕英勇牺牲。
一位网友在微博中写下这样一段话:“黄昏将至,我吃着白米饭,喝着快乐的水,想不通这些身强力壮的士兵为什么会死,我在深夜突然惊醒,他们是为我而死!”
请你以“崇尚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10引用:1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