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西梧州十中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5/1/5 16:30:2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30分)

  • 1.2021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0年我国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但我国当前依然面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务必坚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这表明(  )
    ①改革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③改革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2.2021年7月30日,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宁举行。会议表彰了2020年度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广西“金绣球友谊奖”的科技人员。对科技人员进行表彰(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3.自从神舟七号首次使用国产出舱服进行太空行走以来,神舟十二号的出舱服进行了大量技术上的升级完善,可以连续工作6小时,最长可以达到8小时,与国外的水平一致。这(  )
    ①标志着我国科技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②表明我国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十足
    ③得益于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有利于国民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4.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创新”共出现15次,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鲜明主线,是全会公报最大的亮点之一。我们高度重视创新,是因为(  )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5.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6135亿元,比上年增长8.39%。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6990亿元,比上年增长8.13%。国家如此重视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教育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6.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编制过程中曾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群众留言100多万条,有关方面从中整理出了1000余条建议。“十四五”规划之所以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是因为(  )

    组卷:243引用:13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争分夺秒与病魔搏斗,他们废寝忘食跟死神抢人,他们无私奉献护万家健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无数的他们更是逆行冲在战“疫”一线。酷暑下的每一滴汗水,隔离病房的每一个背影,抢救成功后的每一次笑容,都深深刻进了我们的心中。他们是生命的“保护者”,他们是健康的“守门人”。在中国医师节来临时,广大群众纷纷向医师们致敬。
    (1)请为材料一拟一个标题。
    (2)为什么广大群众向医师们致敬?
    材料二:2021年8月20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医师法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每年8月19日为中国医师节。这部法律共计7章67条,将为保障医师合法权益,规范医师执业行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保护人民健康,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效法律保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的出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的哪些道理?

    组卷:3引用:1难度:0.4
  •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吸收利用量)的目标,简称“两碳目标”,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
    材料二:中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7.7%,比2012年降低了10.8百分点;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3.4%,比2012年提高了8.9百分点。
    材料三:2021年5月24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在杭州举办。比亚迪作了“储能技术创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主题分享,获得行业高度评价。比亚迪坚持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开发太阳能、储能、电动车、云巴等绿色技术和产品,打通能源从获取、存储到应用各个环节,构建绿色的交通体系,助力全球零碳的目标实现。
    (1)请从我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方面谈谈“两碳目标”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实现“两碳目标”面临的挑战。
    (3)结合材料三,谈谈我国应怎样实现“两碳目标”。

    组卷:0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