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6/9 8:0:9
一、(10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成长贵在“知不知” ①《道德经》有言:“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是高明的;而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是有害的。能够清醒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是可贵的,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开始。
②“知不知”是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看清自身的“不知”,才能激起前进的动力,不断提升自我。一日,苏轼偶然看到王安石所作的咏菊诗,觉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表述说不通,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菊花与春花不同,能耐得住寒冷,是不会被吹落的。而当他在黄州赏菊,亲眼看见“吹落黄花”后,才惊觉自己见识浅薄,此后愈发勤奋努力,终成北宋中期文坛领袖。一个人只有“知不知”,才会求知若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地奋进,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接受的知识越来越丰富,看似知道得越来越多,实则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窥得一隅却自以为知之甚详。尤其在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的今天,岗位所需对认知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在工作中打开局面,关键在于“知不知”。
④有些人之所以认识不到自身认知的局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站位高度、视野宽度、思想深度不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学习增强认识事物、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我们要多思多学、学深悟透,既要学得广还须学得深,坚持自主学、主动学、终身学,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境地。
⑤俗话说,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更有强中手。虚心的人不仅能发现认知局限,还能主动弥补认知不足。“虚,空也”,心中有空间,才能承载下更丰富的知识,才能“知耻近乎勇”,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而一个骄傲自满的人,看不到自身认知局限,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在自我设置的“围城”中原地踏步,甚至走向人生的“死胡同”。
⑥要真正做到“知不知”,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磨砺。如果一个人总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不经过实践的打磨,困苦的历练,很容易脱离实际,困囿于自我认知的“黑屋”中,谈何成长进步?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卖羊”的漫画;一个人牵着两只羊,想卖给羊肉馆的老板。一位农民看了这幅画后连连摇头发笑,丰子恺不解其意,上前请教后才知原来是多画了一条绳子。农民告诉他,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唯有主动到实践中去历练,拜贤者为师,与能者为伍,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完善主观世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⑦“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不知”不是一时的,而是伴随成长进步的每时每刻。今天,我们身处大浪淘沙、百舸争流 的新时代,作为强国强军伟业的建设者,我们尤须始终保持“知不知”的清醒和勇于承认“不知”的坦诚,抓住时机武装头脑,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把好前进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努力,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担当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任务。
(1)下列关于“知不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知”这个词出自《道德经》。
B.“知不知”的涵义是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
C.“知不知”是高明和可贵的表现。
D.“知不知”是主动弥补认知不足的体现。
(2)下列关于“知不知”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不知”是能够认识到自身认知的局限。
B.“知不知”是一个人成长的前提和基础。
C.“知不知”能让我们努力前进,提升自我。
D.“知不知”能让我们不断学习,打开新局面。
(3)阅读全文,说说怎样才能做到“知不知”?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二、(20分)
-
2.阅读回答问题。
仙人掌开出的花 ①在如今的社交媒体上,大妈们总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存在。她们占领银行、商场、影院的广场,伴着各种节奏喧哗的音乐大跳广场舞;她们在自助餐厅以惊人的食量,兴致勃勃地吃下鸡鸭鱼肉;她们更是旅游团中不可忽视的风景线,她们在埃菲尔铁塔前跃起自拍,在少女峰前跃起自拍,在大本钟前跃起自拍,在蓝得像梦一样的澳洲海岸,带着一脚的细沙跃起自拍。而令哈利•波特迷气恼的,她们居然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上跃起自拍,手里还挥动着五颜六色的丝巾。她们难道不知道这个神圣的入口,是通往魔法世界的大门吗?
②一位“95后”评论称,大妈们为何要把这世界的每个角落,都视为自己的主场?她们带着15岁啦啦队队员的神气蹦跳入场,为了引人注目,又是翻滚又是劈叉,似乎想尽可能炫耀自己的活力、健康与爱美欲。然而,她们起码有50岁了,体重是15岁小姑娘的两倍,你不觉得这很荒诞吗?
③大妈们却觉得一点也不荒诞啊!她们度过了年轻人难以想象的艰苦青春,为何从前的匮乏不能在今日好好补偿呢?当年养孩子可没有买纸尿裤的闲钱呢。冬天,在阴雨连绵的南方,全靠年轻母亲用尖嘴钳和铁丝,在烤火煤炉上面挂一个铁丝框架,用来烘烤湿答答的尿布。烤干尿布,铁丝框架上还可以烤山芋。那个时候,今天的大妈们还身腰苗条,她们可从没有嫌弃过空气里隐隐的尿臊味。
④没错,今天这批大妈年轻时,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繁重的日常劳作:每天要生煤炉,冬天要储藏三四十棵大白菜;要一面跳进半人高的腌菜缸里踩踏,一面大声呵斥孩子的古文背错了;要凭着 四根竹针,日夜编织,抢在入冬之前把老人和孩子的厚毛衣都织出来;要踩踏缝纫机,把一家五六口的衣服做出来。对,她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裁缝训练,但凭着“孩子又长高了一寸”的惶恐,她一夜间就把裁剪的纸样琢磨了出来——那时候,哪家的床褥底下不像宝贝一样收着全家人衣裤的裁剪纸样呢?同样收在床褥底下的,还有母亲们的自考课本。没错,她每晚就睡在这高低不平的床褥上,犹如睡在自己应接不暇的责任上。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她的往事恰恰填满了操劳与职责,就是没有留下一星半点缝隙,能感受一下自己的春花秋月。
⑤终于来到人生的后半段,大妈们有闲有钱,开始尝试本该在芳华岁月里尝试的东西:舞蹈、瑜伽、化妆、美食、旅行、自拍。当她们在著名景点前跳广场舞,遭到网友贬斥时,大妈们内心也是一万个不服的:为什么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在这里跳芭蕾、玩各种街舞快闪,会被上传社交媒体收获十万个赞,我们就不行?你们确定这不是年龄歧视?
⑥两个生活在上海的法国姑娘Elsu和FeiFei,从两年前开始,就把镜头对准了一帮大妈。上海大妈叠穿各种绚丽至极的衣裙,或者戴着满头的发卷在街心公园看书或者剥毛豆;或者戴着绚丽的围巾、夸张的墨镜,在街心公园亲密攀谈、朗声大笑。法国姑娘拍摄她们“全世界最有趣的配饰——花袖套”,成为大妈们的“迷妹”,还自费出版了一本名叫《迷妹》的杂志。两位法国女生认为,年轻女孩的美,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它还没有遭受过命运风吹雨打的考验;而大妈们的美,是仙人掌开出的花——只有经历过那样酷烈的干旱与锋芒毕露的战斗,开出的花,才充满娇艳光彩与轻柔质地,令人惊讶。
⑦作为年轻一代,是不是也要学会欣赏这种有点夸张的花啊?
(1)读①②段,请简要概括大妈们让人啼笑皆非的原因。
(2)③④段描绘出“大妈们”年轻时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请简要概括。
(3)读第⑥段,说说“大妈们的美”是怎样一种美?
(4)文章结尾句“作为年轻一代,是不是也要学会欣赏这种有点夸张的花啊?”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态度?请简要概括。组卷:11引用:1难度:0.5
六、(15分)
-
6.阅读回答问题。
①在我们面对现实的许多问题,感到焦虑、困惑和迷茫时,重读鲁迅作品,就会突然发现鲁迅许多精彩的论述,让你眼前一亮,矛塞顿开,引发许多思考。我曾经做过一个“活在当下中国的鲁迅”的演讲,试图用鲁迅的相关论述来讨论当下所遇到的问题。重温鲁迅的论述,我和我的听众都大受启发,大为感动,感到鲁迅在“和我们一起 , , 和 。我们甚至感觉到了他那锐利的、温润的、充满期待的目光的凝视。于是,我们心里有了一丝温馨 ,一点力量”。这样的和鲁迅一起思考的阅读体验是十分美好的。
②鲁迅在整个中国文化 (包括现代文化)传统、话语结构里,“始终是少数和异数”,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声音,另一种思维,因而也是另一种可能性”。这样,当你对既成教育、既成观念深信不疑时,你不需要鲁迅;而你一旦对自己听惯了的话,习惯了的常规、常态、定论,产生不满,有了怀疑【A】有了打破既定秩序【B】冲破几乎命定的环境【C】突破自己的欲求【D】这时候你就需要鲁迅了。而且你还可以一边读,一边和他辩论,鲁迅自己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质疑,他从不试图收编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帮助和期待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的人:这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我们今天需要鲁迅的最重要的理由。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精彩
B.矛塞顿开
C.凝视(níng)
D.温馨(xīn)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观察 忧虑 探索 思考 B.忧虑 观察 思考 探索 C.思考 观察 忧虑 探索 D.探索 忧虑 观察 思考
而你一旦对自己听惯了的话,习惯了的常规、常态、定论,产生不满,有了怀疑【A】有了打破既定秩序【B】冲破几乎命定的环境【C】突破自己的欲求【D】这时候你就需要鲁迅了。
A.,
B.、
C.,
D.,
(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他从不试图收编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帮助和期待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的人。
A.他从不试图收容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期待和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
B.他从不试图收容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期待和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
C.他从不试图收编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期待和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的人。
D.他从不试图收编我们,而只是要促进我们独立思考的意识,帮助和期待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能独立创造的人。
(5)将“鲁迅思想是对中国历史与现实都具有解释力和批判力的思想理论资源”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①段开头
B.第①段结尾
C.第②段开头
D.第②段结尾组卷:17引用:1难度:0.5
七、(5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园丁在花盆里种下一颗种子,他们并不知道它能否发芽,也不知道最终能否开花结果。但优秀的园丁在播下种子之后都会很自觉地去浇水、松土、施肥、修剪、除虫、治病……因为只有这样,种子才有可能开花结果。
的确,生活中很多事是人们无法预知的,但我们仍然要有所作为。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自己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组卷:1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