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17 5:30:6

一、积累与运用。

  • 1.按教材原文填空。
    (1)停杯投著不能食,
     
    。(李白《行路难》)
    (2)
     
    ,边秋一雁声。(社前《月夜忆舍弟》)
    (3)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5)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遥望明月祝亲人平安,现在人们也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组卷:6引用:2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培养青少年想象力,首要是鼓励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和社会,从各个领①(A.yù B.yì)努力学习更多知识,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神奇和美感。现在的教育,知识教学【甲】(A.绰绰有余  B.游刃有余),对知识的感受则不足。有的学生觉得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枯zào②(A.躁 B.燥),但如果能够从更广阔的层面去认识这些知识,就会发现它们充满魅力。比如牛顿三定律,看似简单,实则简洁有力,充满对称美。它告诉人们,不管是太空还是地球,整个宇宙所【乙】(A.遵循 B.遵照)的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深刻解答了人们的疑惑,
     
     
     
    ,激发更多创新活力。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读音,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①处:
     

    ②处: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乙:
     

    (3)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能激发人们对更广阔领域的想象力
    ②这些想象力将叩开人们的创造之门
    ③让人们深入感受到科学的美和力量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组卷:44引用:2难度:0.8
  • 3.学校举办以“开展课后服务  丰富课余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材料一】课后服务是由于家长下班时间与孩子放学时间不匹配的矛盾产生的一种社会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表示,各地要推动落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每个学校都要做起来。课后服务是为学生课后活动提供的服务,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开始落实这一政策,开展延迟放学、“愿留尽留”的课后服务。
    【材料二】

    (1)【明含义】许多同学不明白什么是“课后服务”,请你根据材料为他们做简单介绍。
    (2)【巧回复】看到学校的通知后,有不少家长在学校的官方公众号里写下了留言。下面是“小叶爸爸”的留言,请你代替学校进行回复,以消除他的顾虑。
    小叶爸爸:“如果课后服务让孩子们多上了几节课,会不会加重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呀?”

    组卷:11引用:4难度:0.4

二、阅读。

  •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村鼓王
    李忠元
          ①他是个毛头小伙,一双黑黑的大眼,淡淡的眉宇间拧着一丝倔强。他的性格有些内向,在众人面前不爱吱声,只是默默地注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②他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生活实在困难,就辍学返乡务农了。闲暇之余,邻里乡亲都爱打麻将、闲扯淡,他却与人背道而驰。
          ③家有祖上多年遗留的一面破鼓,弃之仓库一角而不用,父亲丢了几次,都被他偷偷地捡了回来。他爱这面鼓,即使对祖上的鼓王传奇只是道听途说而已,还是一到农闲时节就把这面鼓摆到院子里,轻轻敲打起来。起初,他并不懂得什么的律乐感,只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就这样,他每天都要站在村口打上一阵,无论阴晴,雷打不动。
          ④小村人见了他,都远远地躲开,都说这孩子不务正业,都是念书给整傻了,整天敲一面破鼓,活像个精神病。
          ⑤“当年念书都没念明白,现在敲鼓还能有多大造化?千万不要向他学习呀!”村里人用手指了指他的背影,训斥自家的孩子。他俨然成了反面教材。他呢,脸上略显一丝难堪,装作没听见。
          ⑥可是他一敲鼓,村里人竟然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就像面对一个疯子在啃丢在地上的西瓜皮,目光里有讽刺、挖苦,但更多的还是嘲笑,有的干脆“鼓王、鼓王”地叫着,就像在叫一个傻子。
          ⑦可他依然不为所动,沉溺于鼓槌和鼓面之间,将这面大鼓作为自己发泄情绪的工具和承载理想的道具,双臂起落之间,鼓声隆隆,一时如醉如痴。
          ⑧但父亲面皮薄,受不了乡亲的白眼,几次瞪圆“牛眼”对他疾声吼叫,训斥声在院子里起起落落,不绝于耳。他眼里噙着泪,却依然故我,只是将自己的一腔怒火与悲愤倾注于鼓槌,在打鼓时多了几分力道,在隆隆鼓声里实现自我的宣泄与蜕变。
          ⑨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经历几度更迭,他将打鼓坚持到了最后,自己也发生了质的蜕变。毕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敲着敲着,鼓点就着了道一般,渐渐地有了节奏韵律。他能根据时下流行歌曲敲出不同的鼓点,或欢快,或舒缓,或压抑;欢快时如激流涌泉,舒缓时如小河流水,压抑时如山泉呜咽……总之,他在鼓槌起处,鼓声隆隆,震耳欲聋,敲出小村每一天的美妙乐章。
          ⑩只要他一敲鼓,村里人仍旧奔走相告,一块来看稀奇,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聚拢了好多人。不过,这时的小村人态度有了急转弯,他们就像在观察魔术大师在变魔术,连眼睛也不眨巴一下,生怕一眨巴眼就漏掉了哪个不该忽视的环节。
    ⑪有些年轻人天天围在他的身前背后,央求拜他为师,他则一一应允,指导他们从入门学起,手把手地耐心细致地传授,在小村形成了一股强劲的“学鼓风”,就连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都来找他学打鼓了。
    ⑫父亲年岁越来越大了,看到他将一面破鼓鼓弄到了极致,真的弄出了名堂,再也不唠叨了。当收徒时一个个新徒弟大包小包送上拜师礼的时候,父亲笑眯眯的眼神终于让他凝结在心里的“结”土崩瓦解。
    ⑬这些年,小村人生活步步登高,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家家都买了一面鼓,他率领大家以鼓为乐。在农闲之余,乡亲们以打鼓这种文娱方式来强身健体,在打鼓中寻找人生的真谛和快乐。
    ⑭他是打鼓健身运动的发起人,有了乡亲们的参与,他打鼓更欢了,简直进入了痴狂状态。打鼓时,他紧闭双眼,相由心生,将一身精力贯注于鼓槌上,双肩抖动,鼓槌一上一下,鼓声流汇成河,肆意流淌。
    ⑮在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小村每年组织一次鼓王选拔大赛,在全村善鼓者中选出一位鼓王,五年来他都无一例外地摘得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小村鼓王”。
    ⑯近两年,小村办起了秧歌队,他和乡邻们轮番上阵,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演绎得如火如荼。小村鼓声隆隆,吸引了很多外地人驻足观看,就连一些老干部、老教师也来瞧热闹。
    ⑰电视台记者闻讯赶来,将他的故事写成新闻报道,“小村鼓王”因此得以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人怕出名猪怕壮。当地政府找到他,说要聘他做文化站长,却被他婉言谢绝了。
    ⑱第二年春天,正当村里人争相竞争年度鼓王的时候,他却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了小村。他说自己底子薄,要出去学习一下,进修一下乐理知识,进一步提升自己,争取做“中国鼓王”。
    ⑲他走的时候,小村上空依旧鼓声隆隆。
    ⑳他是笑着走的。
    (选自2021年第1期《安徽文学》,有删改)(1)请依据文章内容,从“他”的视角梳理小说情节,补全下列内容。
    辍学务农爱上打鼓→
     
    →打鼓有成传授技艺→
     
    →为梦离村提升自己
    (2)文章第①段介绍“他”的性格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从修辞手法或心得体会角度为文中第⑨段划线句子做批注。
    (4)本文在情节安排上善用对比,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写作。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的体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
    请以“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组卷:8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