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发布:2025/1/2 8:30:3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
1.下列物质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491引用:11难度:0.9 -
2.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
组卷:140引用:8难度:0.7 -
3.下列对生活中化学知识归纳概括完全正确的是( )
组卷:70引用:1难度:0.8 -
4.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1难度:0.6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26分)
-
12.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气体检验→气体净化→气体转化→气体检验→尾气处理
【模型应用】
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甲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气体产物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由此可得出该气体产物的成分为
(2)图甲实验方案中,装置E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
【改进创新】
小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去掉B、C、D装置,替换F、G装置,改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小金先从A处通一段时间混合气体,再点燃E处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也实现了气体产物成分的检验。
(3)实验中,小金在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的混合气体,其目的是
(4)实验中,装置H能起到的作用有
A.检验原气体产物中是否有CO2
B.检验原气体产物中是否有CO
C.吸收一定量的CO2
D.收集CO,防止CO污染空气组卷:124引用:2难度:0.4 -
13.将适量的二氧化碳通入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6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
(1)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
(2)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组卷:174引用:3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