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新七中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健康码成为数字抗疫的最大亮点之一。健康码的出现是在非常时期一举突破诸多制度和规范的非常之举,带来数字时代社会治理的第一场全局性大考,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进程。要认识健康码的安全隐患,必须深入剖析和总结互联网超级巨头崛起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描绘和构建未来数字社会治理的基本进程和制度框架。由于健康码缺乏体系性制度设计、流程控制、监管制度和责权制衡机制,使其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不断累积。若不予以足够重视,形势将会非常严峻,后果将会超乎想象。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数字传播经历了百年的数字化、半个世纪的网络化、二十年左右的社交化和移动化,以及新兴的智能化等五大阶段,初步奠定了以计算、传输、存储、数据和算法等核心要素组成的新型传播基础设施。人类传播范式从过去传统大众传播主导的自上而下、集中控制的大教堂模式走向了数字新媒体主导的自下而上、开放分布式的大集市模式,数字传播已成为人类社会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政府对社会信息主流传播机制已经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市场主体占据了明显的传播优势,也造成了明显的传播失控。冲击世界各国和世界秩序的信疫(Infodemic,也译为信息疫情)现象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如今,通过健康码进行大规模全民数据收集,成为另一个新出现的重大隐患。
          贾森•萨多斯基认为:“一切智能的背后,都是监控与控制。”因为智能的背后是数据,数据的背后就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力和利益。所以,上述警示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如果缺乏合理的制度架构,智能就有可能走向初衷的反面,健康码也是如此。健康码是疫情时期突破和超越现有制度的非常产物,是一件智能传播的利器,也是一把双刃剑。当前,全球疫情蔓延的态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健康码的常态化逐渐变得顺理成章,成为大势所趋。在今天数据治理制度缺失的背景下,基于市场化力量的运作主体,健康码带来的利益必然走向公共利益的反面。同时,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拥有技术优势、数据优势和资本优势,目前各地健康码的运行主要由企业承担,民众数据也掌握在企业手中。这在实际上使得“监管俘获”成为事实。但是,健康码本身所展现的智能传播威力及其背后所隐藏的风险,却依然缺乏系统性和学理性探究。
          由浙江省率先实施的健康码行动,不仅为抗击疫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成为数字社会治理的重要尝试。中国的成功探索也激发了其他国家的尝试,其中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联手进行全球健康码的试水也成为智能时代一次全球性的重要测试。虽然公益性的健康码功能单一、风格严谨,但是其呈现的全员、全时、全域和全识等特性,却难掩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力量和未来商业与治理的巨大潜能。可以说,健康码第一次不期而然地展现出未来全球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第一次呈现出未来全球数字社会治理公私合作的基本格局和相互博弈。
          我们亟须对其背后隐藏的风险和滥用的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制定应对预案。健康码背后巨大的利益诱惑能否在过犹不及的路上适可而止?在缺乏基本规则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在巨大利益的诱惑驱动下,将其常态化昭示着潘多拉盒子打开之后的巨大风险。健康码呈现的基本特性和规律,以及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冲突,都需要我们运用学理性和前瞻性的视角进行深入的审视和分析。助力抗击疫情的健康码,不能成为危及全民隐私保护和危害数字社会治理健康发展的隐患。充分肯定健康码在抗疫中的价值和作用的同时,一定要警惕对其的滥用,防止过犹不及的现象发生。
    (摘编自方兴东、严峰《“健康码”背后的数字社会治理挑战研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康码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它突破和超越现有制度,在抗疫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B.健康码的出现促使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范式从大教堂模式向大集市模式转变。
    C.美国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联手进行全球健康码的试水是受我国健康码行动的启发。
    D.当前健康码缺乏系统性和学理性探究,必须对其潜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冲突进行审视和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肯定了健康码的积极意义,再提出要认识健康码的安全隐患,具有辩证思维。
    B.文章第二段分析了当前人类传播范式变化特点,意在提醒要警惕健康码的负面作用。
    C.文章引用贾森•萨多斯基的话来反对科技龙头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掌握民众的数据。
    D.作者把健康码说成“双刃剑”“潘多拉盒子”,这表明作者对健康码抱有审慎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传播已成为主导性的传播新范式的今天,市场主体已取代政府控制着社会信息主流传播机制。
    B.如果以市场化力量作为数据收集的运作主体,数据收集带来的利益必然走向公共利益的反面。
    C.应尽量避免全员、全时、全域和全识的数据收集,因为这样会给未来商业与治理带来巨大的灾难。
    D.健康码的出现是未来全球数字社会治理一次尝试,全社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行科学评估。

    组卷:7引用:20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 年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为5.6 亿部,未来几年每年更新量可能达到4 亿至5 亿部,而此前已经沉积了约10 亿部废旧手机,但目前却只有2%左右的回收率。
          手机属于电子产品,在蕴含多种贵金属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处理不当,这些资源反而会成为环境污染的“帮凶”。即使手机闲置在家,也终将会老化,面临被丢弃的结果。随意丢弃这类电子产品很容易将其中的汞、铅、水银、镉、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以及其他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
          再者,由于我国垃圾分类制度推行刚刚起步,废旧手机被随意丢弃之后,难免混入其他生活垃圾之中,进入填埋场或者是垃圾焚烧厂。无论是手机塑料外壳,还是锂电池,燃烧所释放的有毒气体将直接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摘编自中国环保在线网《废旧手机回收之路遇阻沉默的千亿市场何时爆发》)材料二:有业内人士透露,以5-10年前的废旧手机为例,每吨可以提炼出200-300g黄金,1000-3000g白银,100kg左右铜,以及几克到十几克不等的钯、铂金。而传统的承包矿山做金矿开采,一吨金矿石的含金量大概也就只有15-20g。相比之下,一吨废旧手机的黄金含量要远高于一吨金矿石的黄金含量。
          废旧手机拆解,这是“暴富”的生意。但同时,在“洗金”的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拆解后废弃的垃圾,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如何培育消费者的回收习惯,也是个难题。一来,消费者缺乏对回收商的信任,担心信息安全隐私问题;另一方面,对回收手机的价格,消费者也会经常和回收商产生分歧。
    (摘编自《天津日报》,《废旧手机都去哪儿了》)材料三:手机厂商回收旧手机,即便定价偏低,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无需消耗用户讨价还价的时间成本以及交易过程中的沟通成本,还避免了交易过程中的欺诈现象,关键是渠道正规、用户对其信任度高。
          在当前来看,苹果公司的做法值得其他厂商借鉴。今年3月,在推出iPhone7半年后,苹果再一次上线以旧换新服务,这一次苹果甚至将旧手机的类别扩展到了Android手机。
    (摘编自中国通信网《废旧手机回收会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的一个大生意?》)材料四:
    完善废旧手机回收处理体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与合理利用。
          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只有进行高效的无害化处置,才能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拆解、处理废旧手机需要走规范化、产业化的道路,坚决取缔、严格查办非法手工拆解翻新作坊。
    谁生产谁收购,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鼓励手机生产商完善回收体系,在运营商的营业网点和手机专营商店设置回收箱,筹建网上旧手机回收站等,增加废旧手机的回收途径。
          规范管理回收市场,让用户维权时有法可依。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废旧手机回收企业的监督管理,在保证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回收价格,保障用户权益。还要加大对手机信息彻底清除的研究应用,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的顾虑。
          打造全程可追溯的管理体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手机生产商可通过一定方式,实现手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整个使用周期的全程可追溯,让消费者知晓回收手机的价值、流向和处理方式;同时,明确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将生产、回收数量作为企业测评的重要指标,鼓励企业把回收业务做大做强。
    (摘编自《光明日报》《废旧手机回收须完善体系》)(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废旧手机蕴含众多的贵金属,黄金、白银、铜、钯、铂金的含量远高于这些金属矿石的含量,这是较有开发价值的项目。
    B.我国废旧手机存量很大,但回收率并不高,对这些废旧手机进行有效回收处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C.鼓励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环保回收产业链,是一种正规渠道,能够更便利地服务用户,也较容易获得用户信任。
    D.要保证废旧手机的高效回收和合理利用,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专门的技术人员,必须走规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等。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了列数据的方法,显示了我国手机产量、更新量、废旧手机存量和手机中贵金属的含量等,揭示了废旧手机回收市场之大。
    B.废旧手机闲置在家、随意丢弃、非法手工拆解,都会将有毒和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水、土壤和大气中,造成污染甚至致癌。
    C.材料三以苹果公司推出的以旧换新服务为例,倡导手机生产商回收旧手机,构建废旧手机回收正规渠道,明确了手机生产商的回收责任。
    D.回收旧手机必须保证用户的安全,要彻底清除旧手机内的信息,确保手机数据不可恢复,消除用户对信息安全、财产安全、隐私等问题的担心。
    (3)废旧手机回收难,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组卷:9引用:18难度:0.6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郦食其,陈留人也,好读书,无衣食业,县中皆谓之狂生。及陈胜、项梁等起,食其闻其皆龌龊,好苛礼自用,乃自匿。后闻沛公略地陈留郊,时问邑中贤豪。食其入谒,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即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欲率诸侯破秦乎?”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苦秦久矣,何谓助秦?”食其曰:“必欲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见长者。”于是乃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谢之赐食。食其言:“陈留乃天下之冲,又多积粟,臣与令素善,请往说之;必不听,足下举兵攻之,则为内应。”遂下陈留,号食其为广野君。汉三年秋,项羽数困沛公,公计欲捐成皋以东,食其因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夫敖仓有藏粟甚多,楚人弃之,此乃天所以资汉。且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愿急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示诸侯以形制之利,则天下归矣。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臣请得说齐王使为东藩。”上从之。见齐王曰:“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王疾下汉以保社稷,否者,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食其,罢兵纵酒。韩信闻食其冯轼下齐七十余城,乃夜袭齐。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食其卖己,乃亨食其,引兵走。汉十二年,高祖举功臣,思食其,封子疥为高梁侯。
    (节选自《史记•郦生列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
    B.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
    C.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
    D.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材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长揖是古代交际礼仪风俗,即拱手高举过头顶,鞠躬。多用于对位尊之人行礼。
    B.踞即为“箕踞’两脚张开、两膝微曲,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做法。
    C.藩是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源自中国封建制度的地方分权概念。
    D.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农本时代中华民族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后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郦食其审时度势,选择投靠沛公。当众路诸侯起义谋事时,他隐匿自我,韬光养晦。当听说刘邦招贤纳士之时,他又主动抓住时机投奔,进言献策。
    B.郦食其善于识人,胸中自有丘壑。他认为陈胜、项梁等人刚愎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而项羽背信弃义、任人唯亲、心胸狭窄,这些人不值得辅佐。
    C.郦食其功劳卓著,深得刘邦赏识。他凭借攻打陈留的功劳,被刘邦封为广野君;汉朝建立后,汉高祖论功行赏,思念郦食其,封其子郦疥为高梁侯。
    D.郦食其颇具辩才,成功游说齐王。他凭借一番言辞让齐王停战,又与齐王纵情饮酒,从而其让放松戒备,而后按预定计划与韩信里应外合打败齐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乃辍洗,起摄衣,延食其上坐,谢之赐食。
    ②愿急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示诸侯以形制之利,则天下归矣。

    组卷:5引用:4难度:0.4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组卷:97引用:36难度:0.3

四、写作(5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时代,都会有无数青年担当社会脊梁,闪耀青春底色。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报效祖国;如今,他们奋发有为,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为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担当的青春最精彩,奋斗的年华最美丽。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奋斗中有为,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想,请结合材料,以“青春的底色”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