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辽宁省锦州市高考生物质检试卷

发布:2024/11/3 15: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药物“达菲”通过抑制该病毒中神经氨酸酶(NA)的作用,使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下列推测或叙述合理的是(  )

    组卷:58引用:2难度:0.5
  • 2.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需要酶的参与,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附着位点。在真核细胞中,下列代谢过程在膜上进行的是(  )

    组卷:37引用:4难度:0.7
  • 3.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80引用:9难度:0.7
  • 4.研究人员研究肥胖机理时发现了一种与脂肪细胞的分化形成有关的蛋白质M,其细胞分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5.已知果蝇长翅和残翅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室中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果蝇只有长翅,乙瓶果蝇既有长翅又有残翅。由于忘贴标签,不清楚哪瓶果蝇是亲代,哪瓶果蝇是子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65引用:4难度:0.6
  • 6.研究表明:染色体片段重复对生物体的不利影响一般小于染色体片段缺失,因此在自然群体中较易保存.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2难度:0.7
  • 7.如图所示,一条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当染色体的端粒断裂(图②)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裂处发生融合(图③)。融合的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丝的牵引而在任何一处位置发生随机断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47引用:5难度:0.6
  • 8.某山地的蜗牛被突然隆起的山丘分隔成两个种群,若干年后,两个种群发生了明显的进化,而后山丘障碍消失,上述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0引用:8难度:0.5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肠道菌群能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人脑也能通过调节影响肠道菌群,部分机制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Ⅰ摄取肠道菌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
     
    然后传递给细胞Ⅱ
     
    (填名称),细胞Ⅰ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细胞Ⅱ结合,同时分泌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含量上升,促进下丘脑分泌物质a,物质a是
     

    (3)致病菌产生的毒素可刺激肠嗜铬细胞分泌5-HT,5-HT与迷走神经元上的
     
    结合,引起迷走神经产生兴奋,信号沿着外周神经传递到脑,进而产生呕吐反射,同时兴奋传递到
     
    产生痛觉。
    (4)研究表明,长期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情况越严重的大鼠对糖水的偏好度越低,明暗箱实验中停留在明箱的时间越短。药物X能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治疗抑郁症。L-茶氨酸能改善情绪,治疗抑郁症。科研人员探究生理盐水配制的L-茶氨酸是否是通过缓解肠道炎症来治疗大鼠的抑郁症,进行了如下实验。请补全下表:
    实验步骤的目的 实验步骤的要点
    动物分组 将所有大鼠适应性饲养7天后平均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A)、模型组(B)、①
     
    (C)、茶氨酸组(D)
    制作抑郁症模型鼠 实验中除A组以外,其他各组大鼠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制作抑郁症模型鼠
    实验处理 A组和B组②
     
    ,C组每日用一定浓度的药物X溶液10mL灌胃,D组每日用10mL L-茶氨酸溶液灌胃,连续灌胃28天
    指标测定 先对各组大鼠进行③
     
    实验并观察,再解剖并检测④
     
    、毒素炎症面积等

    组卷:33引用:2难度:0.4
  • 25.某闭花传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由基因A、a控制;茎干有刺和无刺,由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红花无刺植株人工传粉给白花有刺植株,F1有红花无刺植株、红花有刺植株两种类型,F1中红花无刺植株自花受粉,F2表型之比为红花无刺:红花有刺:白花无刺:白花有刺=6:3:2:1。
    实验二从F1两种表型中各选取一株,对它们和两个亲本的两对基因(A、a和B、b)进行PCR扩增,然后进行电泳分离,结果如图,其中图谱一为亲代白花有刺植株的电泳图谱。
    回答下列问题: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2)亲本红花无刺植株与F1红花有刺植株的电泳结果分别对应图谱
     
    ,图谱三对应植株的基因型是
     

    (3)对于F2表型出现6:3:2:1的原因,科研人员分析后确定有两种假说可对此进行解释:
    假说①:基因型为BB时导致受精卵不能发育。
    假说②:含有基因B的花粉只有50%可以参与受精。
    现以F2为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上述假说进行验证:
    让F2中无刺作
     
    (填“父本”或“母本”)与有刺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假说①成立;
    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假说②成立。

    组卷:60引用: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