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对古典名句的解读恰当的是(  )
    序号 古典名句 解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不学礼,无以立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主动学习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有人力挽狂澜拯救生命,有人满身伤痕守护生命,有人披星戴月摆渡生命……疫情可以让我们遭受痛苦,甚至牺牲生命,之后更是会有短暂的消沉。但一切过后,便是更坚强的重生。这告诉我们(  )
    ①生命是不可逆的,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②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发掘生命的力量
    ③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应自由放纵
    ④充盈自己的生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组卷:15引用:6难度:0.8
  • 3.青春有格。下列哪些属于我们该有的品格?(  )
    ①自觉遵守规则,做到“行己有耻”
    ②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
    ③要做到止于至善,只能做大事
    ④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4.辉辉是个热心肠,对朋友全心全意,好多次,杰杰遇到了棘手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去考虑,辉辉就帮他做出了决定,辉辉对杰杰“事事上心”,杰杰却“不领情”。这是因为辉辉没有做到(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全社会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让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这就要求我们(  )
    ①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
    ②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③要实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④不能够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来换取经济增长

    组卷:17引用:5难度:0.7
  • 6.2022年,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专项行动。“清朗”专项行动具体包括打击网络谣言,打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等重点任务。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组卷:9引用:3难度:0.8
  • 7.如图漫画启示我们(  )

    ①人的情绪无法改变和调节
    ②生活中不应该有消极情绪
    ③学会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④运用有效方法,调节负面情绪

    组卷:25引用:5难度:0.6
  • 8.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  )

    组卷:34引用:12难度:0.8
  • 9.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身在海外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与国内科学家一起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成就,品质润泽人心。我们能从这些科学家身上汲取的精神养分是(  )
    ①诚实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②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信念
    ③不计代价和回报的奉献精神
    ④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生命态度

    组卷:24引用:2难度:0.6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中相应题号的位置,共30分)

  • 27.【预防违法犯罪  共促健康成长】
    材料一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行为侵犯了学生的哪些人身权利?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青少年在面对违法犯罪时应该怎么办。
    (2)怎样防止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请从三个方面提建议)

    组卷:6引用:3难度:0.3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2分)

  •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领导促发展】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怎样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聚焦乡村振兴  建设农业强国】

    党的二十大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站来到延安市安塞区的南沟村,“看看老乡们脱贫后生活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乡村振兴怎么搞”,并鼓励乡亲们:“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等提法明确出现在报告中。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党和国家为何如此重视“乡村振兴”。
    【劳动托举梦想,奋斗书写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劳动的意义有哪些。
    (4)青少年如何用自己的双手为中华民族作出贡献、承担时代责任?

    组卷:4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