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
1.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正确的两项(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傅雷家书》选段。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①作者为什么说赤子之心“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②文中的画线句运用反问语气,说明了“艺术”的来源是什么?组卷:8引用:1难度:0.7 -
3.下面是漫画《努力》和《钻研》,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
9.阅读小说,完成问题。
母亲
梁晓声 ①我买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还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②我的同代人,当你们也像我一样,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学生的时候,如果你们也像我一样,生活在一个穷困的普通劳动者家庭的话,你们为我作证,有谁曾在决定开口向母亲要一元多钱的时候,内心里不缺少勇气呢?当年的我们,视父母一天的工资是多么非同小可啊!但我想有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无精打采。
③我从同学家的收音机里听到过几次《青年近卫军》长篇小说连续广播。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肚子里了,直接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当然不能取代“精神食粮”。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叫“维他命”,更没有从谁口中听说过“卡路里”,头脑却喜欢吞“革命英雄主义”,一如今天的女孩子们喜欢吃泡泡糖。
④在自己对自己的怂恿下,我来到母亲的工厂向母亲要钱。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那每月27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工厂上班,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中世纪奴隶作坊式的街道小厂。
⑤一排破窗,至少有2/3埋在地下了,门也是,所以只能朝里开。窗玻璃脏得失去了透明度,乌玻璃一样。我不是迈进门而是跌进门的。我没想到门里的地面比门外的地面低半米。一张踏脚的小条凳权作门里台阶。我踏翻了它,跌进门的情形如同掉进一个深坑。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心里压抑。不足200平方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个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后。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淡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那些女人们热得只穿背心。有的背心肥大,有的背心瘦小,有的穿的还是男人的背心,暴露出相当一部分丰满或者干瘪的胸脯,千奇百怪。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女人们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而她们不得一个个戴着口罩。女人们母亲们的口罩上,都有一个实心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濡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女人们母亲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我觉得自己恍如置身在山顶洞人时的女人们母亲们之间。
⑥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们母亲们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⑦“你找谁?”一个用竹篾子拍打毡絮的老头对我大声嚷,却没有停止拍打。那毛茸茸的褐色的老头像一只老雄猿。
⑧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⑨“那儿!”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⑩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毛茸茸的褐色的脊背弯曲着,头凑近在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的热量烤着我的脸。
⑪“妈!……”
⑫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肮脏的毛茸茸的褐色的口罩上方,眼神疲惫的我熟悉的一双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⑬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
⑭“我……”
⑮“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
⑯“我……要钱……”我本已不想说出“要钱”两字,可是竟说出来了!
⑰“要钱干什么?”
⑱“买书……”
⑲“多少钱?
⑳“一元五角就行……”
㉑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毛票,用指尖皲裂的手指点着。
㉒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有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㉓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啊!我挺高兴他看书的!”
㉔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㉕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我的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竟快是一个老女人了!那时刻我努力要回忆一个年青的母亲的形象,竟回忆不起母亲她何时年青过。
㉖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并因自己15岁了,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是一个大人了而感到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㉗那天我用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㉘“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得给你钱的吗?”
㉙那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数落完了我,又给我凑足了够买《青年近卫军》的钱……
㉚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线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㉛从此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选自梁晓声《母亲》,有改动)(1)根据提示补充故事情节。
开端:我渴望买一本《青年近卫军》。
发展:
高潮:
结局:母亲又给我凑足了买书的钱。
(2)文章第⑤小节为什么浓墨重彩描写母亲工作的环境?
(3)联系上下文和标点符号,分析第㉘小节画线句子母亲说话时的心理。
(4)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㉔小节画线的句子。
(5)概括上文和下列材料里面的母亲的共同点,并说说她们的所作所为的重要意义。
【链接材料】我不久就离开母亲,因为我读书了,我是一个但农家庭的子弟,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街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我念过私垫,光堵三十一年(一九零五)考了科举,以后又到更远的顺庆和成都去读书。这个时候的学费都是东椰西借来的,总共用了二百多块钱,直到我后来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
(选自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有改动)(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在想买书中开篇,在拥有书中结尾,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B.第④小节中的加点字“怂恿”是贬义词,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意思是鼓励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想买书是正当的需求,理直气壮。
C.文章反复多次提到“毛茸茸褐色的毡絮”,意在强调母亲工作环境差、极其辛苦。
D.文中第②段画线句道出了一位母亲的心声:“当妈”就意味着责任与付出。“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足见母亲理解、善待孩子,呵护孩子的精神需求,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组卷:16引用:1难度:0.3
三、写作(55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为了居住房间整洁,我们需要扫地,保持清洁卫生;
为了你我身体健康,我们需要扫码,共同抗击疫情;
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我们需要扫黑,净化社会环境;
请你以“扫”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组卷:7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