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5/1/2 1:30:2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 1.默写古诗文。
    (1)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9)杜牧《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
     
     

    组卷:37引用:2难度:0.7
  • 2.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华古诗词典jí①是我国文学的瑰宝。从“诗三百”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一首首情韵盎然、铿锵有力的诗词,读起来让人心潮澎pài②。它们【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承载着先贤的思想智慧、高雅情趣和高远情怀。中华古典诗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它们是文化百花园中最为璀璨芬芳的一枝,是精神源流中最③澈的一脉。没有诗意词韵的文字是【乙】的,心里没有④落的民族是没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中华古典诗词有高傲的颜值和尊贵的禀赋,却以平近的方式,滋养着我们的心灵,潜流在我们的血脉。学习、亲近中华古诗词,能够【丙】。
    (1)根据①②处拼音写汉字,为③④处加点字注音。
     

     

     

     

    (2)请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A.传递
    B.传承
     

    A.苍白无力
    B.软弱无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下列填入文中丙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涵养博大的内心情怀
    ②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
    ③获得雅致的生活情趣
    ④构筑起民族精神的根基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3.综合性学习。
          在央视播出的首期《中国诗词大会》上,来自四川的无臂小伙彭超过五关斩六将,成为首位播主。彭超幼年失去双臂,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穿衣、写字、上网等。自初中起,彭超就开始喜欢读古诗词,不如意时读读诗,用写逆境的诗篇来鼓励自己。彭超最喜欢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句诗格外豪迈,这种豪迈能带给人力量”。彭超表示,未来的人生,需要“诗意的生活”,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1)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
    (2)假如你在演讲稿中要运用上面的材料,那么这则材料不能证明的观点是
     

    A.不可一曝十寒
    B.不可见利而进
    C.须坚忍刚毅
    D.须不屈不挠

    组卷:9引用:2难度:0.7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 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问题。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说说诗人笔下的白梅有哪些特征。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卷:32引用:3难度:0.5

四、名著阅读(15分)

  • 13.【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选文出自
     
    (填笔名)写的《朝花夕拾》中的《
     
    》,这一情节写的是作者幼时背诵《
     
    》的情景。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组卷:42引用:3难度:0.7

五、作文(55分+书写5分)

  • 14.以“你温暖了我的岁月”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字数不少于600字。

    组卷:19引用:7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