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

  • 1.实验操作已是中考的一部分,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学好科学的必备前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3.庆祝建军90周年时我国在内蒙古朱日举行了大阅兵。期间特别瞩目的歼20战斗机的机身使用了钛合金等多种特殊材料。关于金属“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4.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向英国民众发出警告,公布了359种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C16H12N2O)”色素的食品清单。下列关于苏丹红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64引用:2难度:0.5
  • 6.用一种试剂分别滴入Ba(NO32、AgNO3、K2CO3三种溶液,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试剂是(  )

    组卷:47引用:2难度:0.5
  •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A. 稀硫酸和铜片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gNO3溶液和稀盐酸
    C. 双氧水和MnO2 NaOH溶液和CO2
    D.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水和浓硫酸

    组卷:34引用:9难度:0.5
  • 8.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其中”、”和“O”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9.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锌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0.小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或试纸 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6、27、28、29、30、31小题各6分,第32小题7分,共43分)

  • 31.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有一种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1)表中的m 值为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3)若要计算、确定所用的100克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表格中的三次实验数据是否足够?
     
    (填“是”或“否”)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小资料】
    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优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2FeCl3═3FeCl2
    ②Cu+2FeCl3═2FeCl2+CuCl2
    (1)图中线段MN代表
     
    与FeCl3溶液反应的过程。
    (2)计算m的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往此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将会发生变化,请在原图中大致画出。

    组卷:14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