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九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小题,每题4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5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选错均不给分)
-
1.实验操作已是中考的一部分,具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学好科学的必备前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不能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5 -
3.庆祝建军90周年时我国在内蒙古朱日举行了大阅兵。期间特别瞩目的歼20战斗机的机身使用了钛合金等多种特殊材料。关于金属“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4.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局向英国民众发出警告,公布了359种含有可能致癌的“苏丹红一号(C16H12N2O)”色素的食品清单。下列关于苏丹红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5 -
5.下列各组物质,能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64引用:2难度:0.5 -
6.用一种试剂分别滴入Ba(NO3)2、AgNO3、K2CO3三种溶液,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试剂是( )
组卷:47引用:2难度:0.5 -
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甲 乙 A. 稀硫酸和铜片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gNO3溶液和稀盐酸 C. 双氧水和MnO2 NaOH溶液和CO2 D.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水和浓硫酸 组卷:34引用:9难度:0.5 -
8.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能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相关反应如图所示,其中
”、
”和“O”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5 -
9.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锌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0.小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或试纸 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第26、27、28、29、30、31小题各6分,第32小题7分,共43分)
-
31.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样品中只有一种杂质,且成分均匀),为测量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质量、大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100克;
②向上述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3 份质量不同的样品;
③充分反应后,再用电子天平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逸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反应前稀盐酸+烧杯质量(克) 150 150 150 反应前固体样品质量(克) 4 8 12 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烧杯质量(克) m 155.8 158.7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3)若要计算、确定所用的100克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表格中的三次实验数据是否足够?组卷:10引用:1难度:0.5 -
32.将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缓慢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FeCl3溶液,测得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FeCl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小资料】
铁和铜都能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先后顺序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越优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2FeCl3═3FeCl2
②Cu+2FeCl3═2FeCl2+CuCl2
(1)图中线段MN代表
(2)计算m的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3)如果往此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图将会发生变化,请在原图中大致画出。组卷:14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