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遂宁二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4引用:5难度:0.5
  • 2.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7引用:31难度:0.6
  • 3.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8引用:9难度:0.7
  • 4.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  )

    组卷:438引用:26难度:0.8
  • 5.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6.近几年某地由于频发旱灾进而引发蝗灾,正尝试引入某种生物进行防治。如图曲线Ⅰ表述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4难度:0.7
  • 7.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86引用:37难度:0.7
  • 8.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组卷:305引用:15难度:0.5
  • 9.利用已关闭的垃圾填埋场改造为公园等公共娱乐设施场所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对垃圾填埋场进行重新开发利用之前,需进行植被的重建和维持。土壤含氧量、垃圾渗液浓度等因素会影响植物在垃圾填埋场上生长。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0.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  )

    组卷:314引用:14难度:0.6
  •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所有生态系统必须有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才能维持其稳定
    ③自然界中的C、H、O、N等元素,不断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过程,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④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⑤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⑥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

    组卷:288引用:17难度:0.5
  • 12.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22难度:0.9
  • 13.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5引用:1难度:0.8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

  • 38.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生态学家不会以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为单位进行物质循环的研究,试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
     
    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39.如图是我国北方某农场生态农业的结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适当增加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生物种类,有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2)要利用该生态系统供养更多的人,应怎样调节人的食物结构?
     

    (3)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途径②、④优于③的原因是
     

    (4)果林中美国白蛾等趋光性害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的方法进行调查,预测美国白蛾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年龄组成,而不是性别比例的原因是
     

    (5)鱼塘中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乌鳢。输入鳙鱼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乌鳢,一部分储存在鳙鱼体内(未利用),其余能量的去向是
     
    和被分解者利用;鳙鱼给分解者的能量包括
     
    两部分。
    (6)区分两个不同的森林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
     

    组卷:0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