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江西省宜春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4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在现代科技,特别是传播科技的推动下,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重要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全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
          ②一切媒体的发展与变革就其本质来说,都是“精神交往”方式的革命。今天,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精神交往”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如何用视觉文化表现的方式,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重大机遇,更是一大挑战。
          ③近年来,国产电影中出现了一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影视作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影视作品在题材内容、人物塑造、场景展现、服装道具等方面都从传统文化的历史本源中汲取营养,积极创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审美理念。在视觉的表现上特征鲜明,是一种新的以电影为载体的视觉文化创造。因此,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将其理念、符号通过一种新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是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新发展,也是当代国产电影艺术的一条探索之路。
          ④电视以及社交媒体平台的数字化传播,让观众在电子荧屏上直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增加观众的凝聚力和文化的认同感。《国家宝藏》将国宝情感化地融入到电视综艺节目的仪式场域中,在高度凝练并生动阐释“国家宝藏”极为丰富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意蕴的同时,这些电视节目还在现场设置宣誓仪式环节,增加文化的崇高感创设文化的庄严氛围,努力营造“文化想象共同体”。《上新了故宫》远不只是展示故宫珍宝的价值连城,而是伴随着观众的“走进”,让观众体悟故宫所传承的历史文化记忆。该节目通过影像的“情景再现”复活了故宫的历史,明星嘉宾进行复盘演绎时也会置身于场景展示之中,力图实现逼真的记忆重建。
          ⑤如今新兴的网络视听正在异军突起,2017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启用了“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的全新提法,并于同年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节目与广播电视节目同一标准、同一尺度。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更是加快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的步伐,并将“视听中国”列为国家战略。
          ⑥现在的传播格局早已从“点对多点”的大众媒体传播时代进入了“多点对多点”的自媒体传播时代。人们前所未有地获得了“传播权利”,甚至在这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传播权力”,个人在视觉文化传播中充任起了视觉文化创作者角色和传播者角色。2019 年,李子柒的短视频在国际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广为传播,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国际市场中的独特魅力,充分展示了自媒体在当前国际传播中的独特优势。这些冒着烟火气、沾着露水珠、透着人情味的中国式诗意田园生活视频,在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网络化的快节奏时代,以其独特的中国故事、东方气韵和诗意气质,巧妙地跨越了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屏障,成为深受全球观众喜欢的中国视频内容。
    (摘编自孟建《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塑造与国际传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是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则是侧重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一种感性主义形态。
    B.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的传播,既需要找准民族基本文化基因与时代的结合点,也要利用好各种有效传播方式。
    C.当代国产电影只有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创作源泉,并将其理念、符号以新的艺术方式呈现出来,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D.《上新了故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影像的“情景再现”和明星嘉宾的复盘演绎,让观众体悟故宫的历史文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阐释“视觉文化”概念,再具体分析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后点明现时代的传播特点。
    B.文章第二段引用习总书记的话,论证了用视觉文化表现的方式,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次重大机遇。
    C.文章三、四段均采用举例论证的方式,介绍了相关影视作品和节目的具体内容,让人形象直观地感受视觉文化的魅力。
    D.文章第五段提到国家广电总局的一系列行为和“十四五”时期的相关规划,都说明网络视听的快速发展及其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网络上很多的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短视频等都属于视觉文化的传播形式,它的长远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和创新性。
    B.春晚舞蹈《只此青绿》和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的节目频上热搜,是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视觉文化的一次成功结合。
    C.大众媒体传播时代,普通大众多为视觉文化的接受者;而自媒体传播时代,从都可以成为视觉文化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D.李子柒短视频在国外广为传播,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只要找准了合适的表达方式,就可以跨越价值观、意识形态和文化屏障。

    组卷:2引用:2难度:0.6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法新社的报道,世界银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日前警告说,新冠疫情可能导致1亿人重新陷入极端贫困。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世界银行此前估计,将有6000万人因新冠疫情陷入极端贫困。根据世行的定义,“极端贫困”人口每人每天生活费不足1.90美元(约合人民币13.2元)。但新的评估认的生这一情况可能恶化,达到7000万至1亿人。马尔帕斯说,如果新冠疫情恶化持续下去,“这个数字可能会更高”。
          世界银行承诺,到2021年6月为止,将向100个国家提供16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迫在眉睫的紧急情况。截至6月底,世界银行已发放约21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极端贫困人口仍在增加。马尔帕斯说,情况恶化是由于疫情期间就业岗位减少以及供应问题使人们更难获得食物。他说:“经济危机持续时间越长,就有越多人重新陷入极端贫困。”他就此呼吁债权国减免贫穷国家的债务。今年4月,二十四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同意世界最贫困国家从今年5月1日起至年底可暂停偿还债务。
    (摘编自新华网《世行行长警告:疫情或令1亿人重返极端贫困》2020年8月22日)材料二: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
          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保障。中央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管理体制,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了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这些体制机制符合我国国情,契合扶贫实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制度保障。
          构建全国一盘棋的脱贫攻坚体系。坚持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格局。
          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合力开展脱贫攻坚。这些年来,全国共派出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从财政、金融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2013年至2017 年平均每年增长22.7%的基础上,2018 年至2020年又大幅度增加。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把握发展趋势和尊重治贫规律,进行科学顶层设计、战略部署,统筹目标与措施。坚持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二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精准扶贫中,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覆盖了扶贫对象识别、帮扶和管理等各个环节,贯通了扶贫开发全流程,能够有效引导贫困群众参与脱贫,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资金跟着人走,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精准扶贫坚持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问题,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三是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贫困群众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脱贫光荣导向,更加注重培养贫困群众依靠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的意识,更加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加大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确保各项政策有效落实落地,确保脱贫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坚决防止虚假脱贫。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材料三:
          一是“消极的贫困者”。有学者调研我国目前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南疆三地州六个县(市)830多个贫困户样本发现,近三分之一的贫困家庭常年依靠政府财政补助,家里有强壮劳动力却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参加生产。
          二是“愿贫争贫者”。有的贫困户不是积极争取自己脱贫,而是积极争取自己不脱贫,以便继续获得国家扶贫补助。有些没有被识别为贫困户但经济状况也就是略高于贫困标准的人,对于自己无法获得扶贫补助而感到心理不平衡。
          三是“签到式培训”。贫困者对于职业教育和培训缺乏主观动力,培训机构通过送礼物等方式才能吸引贫困户前来培训,有的培训甚至简化为只有贫困户签到而没有实际培训的状况。
          四是“渴望的贫困者”。一些贫困家庭对于心理、观念、智力和能力都有强烈的渴望,但是仍然处在无法获得基本教育保障的困境中。2019年12月17日,一些捐助人对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春蕾计划”提出质疑,因为该项目对三区三州内某所中学的453名男生也提供了支援。这些男生“家庭非常困难且学习愿望强烈”,有的男生在申请中写到“收入微薄每年基本上连学费都凑不齐”。这个事件从侧面反映出,深度贫困地区还有不少渴望教育却不可得的贫困学生。
    (摘编自人民论坛《当前精准扶贫领域存在的四个问题》作者:聂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冠疫情使超过一亿人陷入每天生活费不足1.90美元的极端贫困,世界银行承诺提供更多资金以应对这一情况。
    B.世界银行行长呼吁债权国减免贫穷国家的债务以应对新冠疫情,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同意世界最贫困国家从2020年5月1日起至年底可暂停偿还债务。
    C.在中国,扶贫不只是政府的事情,社会力量也参与其中,在强化政府责任的同时,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的格局。
    D.中国从财政、金融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013年至2017年平均每年增长22.7%。
    (2)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观点的一项是
     

    A.近年,甘肃武威市先后建成108个移民安置点,从高寒地区迁出13万余人,迁出区恢复生态用地72万亩,恢复水源涵养林5.2万亩,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实现了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共赢。
    B.四川凉山针对以往自发搬迁产生的“人户分离”管理盲区,作出专门安排,完善精准识别标准,坚持“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目前自发搬迁的3万多名贫困群众,已经全部纳入综帮扶范围。
    C.一批批福建企业和人才到宁夏投资兴业,他们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而且带来了沿海地区先进的市场观念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给闽宁镇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D.湖北五峰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罗官章,回到五峰县牛庄乡带领广大农民种天麻致富。退休十九年来,他为当地农民增收1.9亿元。
    (3)有人认为,对于“消极的贫困者”“愿贫争贫者”,国家应该放弃扶贫,你同意上述看法吗?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理由。

    组卷:5引用:2难度:0.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遥
          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地解冻了。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但是前行的人们还需留心: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泥泞……
          清明前后,地已经全部融通,孙少安就在村后公路边属于他们家承包的一块地盘上,开始修建烧砖窑了。
          他,他父亲,少平,秀莲和他妈一齐上手,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修建起了一个烧砖窑。少安在城里拉砖时,已经把烧砖的整个过程和基本技术都学会了。烧砖窑建好后,他率领一家人开始打土坯——在这之前,他已经去了趟原西城,买回一些必需的工具。
          第一窑砖坯很快装就序。烧砖的炭也用县运输公司的包车拉来了。
          这天晚上一直弄到大半夜,才把最后的一切细节都安排好——明天早晨就要点火呀!
          鸡叫头遍的时候,少安和秀莲才回到一队的饲养院。现在,牲口都分给了个人,饲养员田万江老汉也搬回家住了,这院子一片寂静。
          秀莲累得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
          但孙少安怎么也合不住眼——明天一早,烧砖窑就要点火,年轻的庄稼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啊?
          在这静悄悄的夜晚,他的思绪象泛滥的春水一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数流逝的经历和漫无边际的想象在脑子里杂乱地搅混在一起,皎洁如雪的月光洒在窗户上,把秀莲春节时剪的窗画都清晰地映照了出来:一只卷尾巴的小狗,两只顶架的山羊,一双踏在梅花枝上的喜鹊……少安猛然听见外面什么地方有人说话的声音。
          他的心一惊:这时候外面怎么可能有人呢?
          他在被窝里轻轻抬起头,支梭起耳朵,可又没听见什么,是不是他产生了错觉?
          他正准备把头放到枕头上,却又听见了外面的说话声——这下确切地听见了,似乎就在外面院子里,而且声音很低,就象传说中的神鬼那般絮絮叨叨……少安尽管不迷信,头皮也忍不住一阵发麻。他本来想叫醒妻子,但又怕惊吓了她。他就一个人悄悄爬起来溜下炕,站在门背后听了一阵——仍然能听见那声音!
          他于是顺手在门圪崂里拿了一把铁锨,然后悄悄开了门,蹑手蹑脚来到院子里。
          院子被月光照得如同白昼。
          他仔细听了一下,发现那奇怪的说话声来自过去拴牲口的窑洞中。
          少安紧张地操着家伙,放轻脚步溜到这个敞口子窑洞前。啊!原来这竟然是田万江老汉!
          老汉没有发现他,立在当初安放石槽的土台子前,仍然喃喃地说道:“……大概都不应时吃夜草了……谁能在半夜里几回价起来添草添料呢……唉,牲灵不懂人言呀,只能活活受罪……”
          孙少安忍不住鼻子一酸。他眼窝热辣辣地走到了田万江老汉面前。
          万江老汉吓了一跳,接着便嘴一咧,蹲在地上淌起了眼泪。
          原来他是在对那些已经被分走的牲口说话!
          少安也蹲下来,说:“大叔,我知道你心里难过。队里的牲灵你喂养了好多年,有了感情,舍不得离开它们。石头在怀里揣三年都热哩,更不要说牲灵了。你不要担心,庄稼人谁不看重牲灵?分到个人手里,都会精心喂养的。再说,这些牲灵都在村里,你要是想它们,随时都能去看望哩……”
          万江老汉这才两把揩掉皱纹脸上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了,对队长说:“唉,我起夜起惯了,睡不踏实,就跑到这里来了……这不由人嘛!”
          少安也笑了,说:“今晚上我也睡不着,干脆让我把旱烟拿来,咱两个拉话吧。我还有点好旱烟哩,头茬,我爸喷上烧酒蒸的!”
          少安于是又转回家里,尽量不惊动睡熟的妻子,拿了烟布袋和卷烟的纸条,悄悄溜出了门。
          他来到隔壁饲养室,和田万江老汉面对面蹲在一块,一边抽烟,一边拉话。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呆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天大明以后,仍然精神抖擞的孙少安,就吆喝起一家人,来到了他的烧砖窑前。
          在亲人们的注视下,他用微微发抖的手划着一根火柴,庄严地点燃了那团希望的火焰。
          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
    (节选自《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十一章)(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部分,作者用“解冻”“冰层的断裂”“破土而出”等词句,形象地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社会面貌。
    B.文中写少安和父母、弟弟、妻子一起修建烧砖窑、一起打土坯的情节,表现了创业的艰辛,也体现了家人对他的支持。
    C.田万江老汉夜晚独自在饲养院自语的情节,真实地表现了一个善良纯朴而又无法迅速适应变革的老农形象。
    D.本文结尾部分写“清晨,在双水村上空,升起了一片浓重的烟雾”,预示着孙少安的烧砖窑将要遭遇失败。
    (2)小说中写到“这两个被生活的变化弄得睡不着觉的庄稼人,竟然一直待到庙坪山那边亮起了白色……”,孙少安和田万江老汉所面临的“生活的变化”分别是什么?他们“睡不着觉”的原因又分别是什么?
    (3)《平凡的世界》被誉为“现实主义的巨著”,请结合本文,谈谈其现实主义的风格体现在哪些方面。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1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服历史悠久,《周易》里就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①
     
    ,包括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蚕桑习俗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的服饰类项目达12项,列入国家级的则达225项,皆为非遗门类的美学范式。但汉服不是静态的出土文物,②
     
    。《礼记•曲礼上》记载:“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在喜气洋洋的结婚仪式、青春飞扬的毕业典礼,汉服爱好者姹紫嫣红的背后彰显着礼仪规矩。《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③
     
    ,以行业服为例,道家“法衣”把古人有关天的知识穿在身上,道教教理教义、吉祥图案的代表符号,如日月星辰、八卦、龙、凤、仙鹤、麒麟、宝塔,尽在其中。
          汉文化的火焰想要愈燃愈旺,需要我们为之添薪加柴,其依靠的方式途径多样却并不简单。让我们以汉服为由,开始了解、热爱、发扬我们的汉文化。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试分析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组卷:4引用:4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中国古代一直存在一种“士”文化,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回味的故事:门客冯谖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思,四处奔波,为他筑就“三窟”;七十岁的侯赢为了“西却秦而北存赵”,在向信陵君献出“窃符救赵”的计策后“北向自刎”;阮籍不愿意向司马氏屈服,驾车狂奔,留下“穷途之哭”的典故;天才诗人孟浩然远离尘世,在鹿门山过着“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的隐居生活。
          材料二:士文化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信条是“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事不论一生”。
          材料三:士文化土壤培育出的中国读书人,将读书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优良传统。
          作为新时代的“士”(知识分子),你心中最高尚的“士”应该是什么样子?请结合材料和现实,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的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2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