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新版必修5《第四单元 文言文(3)》2019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阅读理解(5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随着制造业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工业化趋势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服务型制造发展迅速。所谓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企业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不断增加服务要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比重,从而实现向消费者提供“制造+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重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全新生产经营方式,进而在产业层面表现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既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又是面向服务的制造。其本质是制造业或制造环节与服务业或服务环节之间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从制造业发展看,各国都将服务型制造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原因在于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有利于延伸和提升价值链,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尤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还为服务型制造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信息技术尚不发达时,制造企业很难监测自家设备运营状况,也难掌握个体用户对产品的使用状态和身体状况,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利用,使这些都成为可能。目前,制造企业并没有局限于研发、制造、销售产品和简单的售后服务,而是向它的客户(包括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服务,如个性化定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信息服务等。对制造业来说,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可以摆脱对资源、能源等要素的投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加附加价值、提高综合竞争力。
从服务业发展看,以餐饮、商贸、流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传统服务业,主要服务于生活消费,附加价值和生产率都较低;而作为制造业向高端进阶过程中分工细化产物的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既包括采用高技术装备的部门,如电信、金融,也包括本身创造高技术服务的部门,如软件、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主要服务于生产性活动,附加价值和生产率都较高。由于制造业发展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服务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部门,既是创新的来源方,也是创新的应用方,这些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必须和制造业紧密结合,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服务,才能寻求到持续的效率源泉和发展动力。因此,对于服务业而言,服务型制造发展本身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黄群慧《中国制造如何向服务化转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工业化发展趋势改变了投入和产出的比重,出现了“制造+服务”的新模式。
B.制造业服务化既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
C.制造业服务化包括许多方面,如简单售后服务、高附加值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等。
D.制造业发展到高端,会成为国民经济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促进服务业的升级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两个维度阐述了制造业服务化是世界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B.文章从战略高度审视世界工业发展趋势,为提出中国制造转向服务化的建议作支撑。
C.文中列举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是为了阐明它们是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根源。
D.文章对比了两种服务业的不同,提出服务型制造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制造业或制造环节与服务业或服务环节不能融合,就不会有服务型制造的发展。
B.有了信息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业利用来作支撑,制造业就能实现向服务化的转型。
C.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只有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服务,才能不断拥有效率源泉和发展动力。
D.服务型制造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只有让客户满意,制造业才能有竞争力。组卷:6引用:3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其八月,以信为左丞相,击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信所出奇兵二千骑,人持一赤旗,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禽赵王歇。汉四年,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破项羽。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
B.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
C.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
D.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馀/人多厌之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尉:官名。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秦汉时代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后历朝历代亦设此职,职掌权属各异。
B.斋戒:是一种宗教活动形式,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
C.坛:中国古代用于祭祀天、地、社稷或者举行会盟、拜帅、誓师、封禅的台型建筑。最初为林中空地的天然土丘,后为用土筑成的土堆,再后演变为砖石包砌的高台建筑。
D.丞相:丞相(也称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丞相始设于战国,后来各朝沿袭设置。时设一位丞相,时设左、右两位丞相。基本上左丞相的权力大于右丞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出身贫寒,又没什么好品行,不能被推举做官,而且他又不善经营,常在别人家里混饭吃,人们都很讨厌他。
B.韩信投靠项梁和项羽时,都不受重用。转投汉王刘邦后,虽有滕公进言,但仍不被重用。后来在丞相萧何的反复举荐下终被拜为上将。
C.韩信英勇善战,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指挥多场战役,又与项羽决战垓下,辅助刘邦灭掉楚霸王,取得了政权。
D.韩信初为一介平民,后被封上将,汉四年,又被立为齐王,在垓下打败了项羽。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②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组卷:5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运用(20分)
-
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迎前景谋幸福,中国共产党具有伟大的开拓精神。
材料:
进取 创新 担当
增繁荣创富强 求和平促发展 展和谐谋共赢
国家统一 生活美好 一国两制 社会稳定
改革开放 民族复兴组卷:13引用:5难度:0.6
三、写作(5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典故化育后世。如“前车之鉴”“一诺千金”“负荆请罪”“三顾茅庐”“闻鸡起舞”“卧冰求鲤”“精忠报国”“孔融让梨”“邯郸学步”“唇亡齿寒”等。
请以其中两三个典故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组卷:23引用:5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