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4/12/6 2: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车让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处罚。若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2难度:0.7 -
2.近日,某地法院审结的一起高空抛物案件引发各方关注,因无法查清行为人,18名涉诉楼栋的业主被判共同承担责任。《民法典》明确提出“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明确了高空地物是被民法所禁止的行为,因高空抛物极易对人造成重大伤害。如果一个普通鸡蛋从一居民楼的30楼自由下落,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ms,取一个中等身材高中生的体重为500N,则鸡蛋对地面的冲击力最接近该生体重的( )
组卷:5引用:1难度:0.6 -
3.甲和乙图分别是半径为R、带电均匀的六分之四圆环和半圆环(两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带有同种电荷,且两环上单位长度所带电荷量相等,它们的圆心分别是O1和O2。已知O1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0,则O2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组卷:325引用:3难度:0.6 -
4.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2,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021年2月24日,探测器成功实施第三次近火制动,进入周期约为2个火星日的火星停泊轨道3后,对火星开展全球遥感探测,并对预选着陆区进行详查,为着陆火星做准备。2021年5月15日凌晨1时许,探测器从轨道3实施降轨,机动至火星进入轨道4.4时许,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历经约3小时飞行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约9分钟的减速、悬停避障和缓冲,成功软着陆于预选着陆区。两器分离约30分钟后,环绕器进行升轨,返回停泊轨道,为着陆巡视器提供中继通信。后续,“祝融号”火星车从着陆巡视器“走”,出,对火星开展巡视探测,并发回清晰的火星图片。图中P点为上述四条轨道的相交点(即:椭圆轨道的近火点);忽略大气阻力,关于探测器在轨道1~4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8引用:2难度:0.5 -
5.C919中型客机,全称COMACC919,是中国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假设该型飞机获得的升力F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当F大小等于飞机重力大小mg时的速度称为离地速度。已知飞机空载时质量为7×104kg,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起飞距离为1400m,离地速度为70m/s。设飞机起飞过程加速度不随质量变化。某次试飞,飞机及载重质量为8.4×104kg,在本次试飞中飞机的起飞距离为(g取10m/s2)( )
组卷:30引用:2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56分。
-
1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一固定着垂直挡板的薄平板AB质量M=2kg(含挡板)、长度L=3m,其上表面光滑、下表面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在薄平板的上端A处放一质量m=1kg的滑块(视为质点),并将滑块和薄平板同时无初速释放。已知此后滑块与挡板的碰撞是弹性碰撞且碰撞时间极短,取sin37°=0.6、cos37°=0.8、g=10m/s2。求:
(1)从释放到第一次碰撞经历的时间t;
(2)第一次碰撞和第二次碰撞之间,滑块与挡板间的最大距离xm。组卷:13引用:1难度:0.4 -
16.真空中有如图所示矩形区域,左边界MN、右边界CD的横坐标值分别是-L0、+3L0,上、下边界的纵坐标值分别是+L0、-L0。该区域充满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且y轴右侧充满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的匀强磁场,匀强磁场以轴为分界,上、下的方向分别垂直于纸面向外、向内。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质点从MN边界上的P点以与+x夹角为某值(记为θ)的方向对着坐标原点O以某速率(记为v0)进入矩形区域,能沿直线运动到O点,并恰好从D点沿与x轴平行的方向离开矩形区域。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问:
(1)匀强电场的场强E多大?
(2)θ和v0各多大?
(3)若该带电质点从P点沿原方向以另一速率(记为v)进入矩形区域,会从CD边上某点(不包括端点C,D)离开矩形区域,且离开时速度方向仍与x轴平行,则该带电质点在矩形区域内总共运动的时间t多大?组卷:4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