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七年级(上)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秋天总会让人生出很多情愫。“
     
     
    ”(李商隐《夜雨寄北》)包含了诗人归家无期又遇冷雨的凄凉与无奈;“
     
     
    ”(刘禹锡《秋词《其一)》)饱含着诗人见到明丽晴空时的万丈豪情;“
     
     
    ”(谭嗣同《潼关》)从视觉、听觉上写出了诗人途经漳关时的强烈震撼。
    (2)古人的话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很有启发。《论语》十二章》中“
     
     
    ”启发我们对学习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诫子书》中“
     
     
    ”启发我们要勤学成才,志当存高远。

    组卷:9引用:1难度:0.7
  •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甲】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黑面,将中门关了,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此时俱甚报怨他,又鄙贱嫌他。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秘处传他道也。
    【乙】悟空叩头道:“只望师父恕罪!”祖师道:“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zhōu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rě祸不牵带我就罢了!”悟空见没奈何,只得拜辞,与众相别。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东胜神zhōu
     

     

     

     

    (2)“撇下大众而去”中“去”的意思是
     

    (3)下列词语的词性与“戒尺”相同的一项是
     

    A.惊惧
    B.三下
    C.叩头
    D.恩义
    (4)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西游记》,语段中“祖师”指的是
     
    。【甲】【乙】两个语段分别表现了孙悟空
     
     
    的性格特点。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二、阅读(55分)

  • 6.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他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火坐于前。久之,日似瞑,意眼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霉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选自蒲松龄《狼》)【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鹿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跟大咽,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宗元《黔之驴》)【注】①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③以为且噬已也,认为将要啶自己。④益习;新新地熟悉。⑤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碰撞,靠近,冲撞,冒犯。⑦嘱:怒吼。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
     

    野有麦场
     

    ③屠自后断其
     

    ④技此耳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屠夫和老虎在见到对手后都恐慌彷徨,经过反复试探后,最终才认清对方的本质,战而胜之。两文中写他们终于认清了对方本质的句子分别是
     
     
    。(用原文句子填空)
    (4)【甲】【乙】两个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组卷:24引用:2难度:0.5

三、写作(55分)

  • 7.以“我与____为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横线上可以填写“奶奶”“小狗布布”“金银花”“书桌”等等,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