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93引用:3难度:0.8 -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240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20引用:2难度:0.8 -
4.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88引用:3难度:0.8 -
5.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50引用:2难度:0.9
三.语言运用(共1小题)
-
1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组卷:138引用:6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
1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惊涛拍岸千堆雪
——《沁园春•雪》发表的前前后后
汪建新 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当时整个西北高原冰雪覆盖,真是既雄伟又壮丽,而冰冻了的黄河别有一番独特景象。毛泽东来到陕西省清涧县高杰村附近的袁家沟,面对银装素裹的大好河山,回顾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壮丽诗篇《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24日,坐落于重庆七星岗的中苏文化协会门前热闹非凡,青年画家尹瘦石和南社盟主柳亚子联合举办的诗画联展进行预展,25日展览会正式开幕。展览会上,柳亚子不仅展出了毛泽东咏雪词的墨宝,还展出了他的一首和词: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还曾写过一篇《跋》,其中写道:“毛润之《沁园春》一阙,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展览会后,柳亚子将毛泽东的咏雪词和自己的和词一并送到《新华日报》。《新华日报》考虑到发表毛泽东的作品须经本人同意,没有马上答应。1945年11月11日,柳亚子的和词在《新华日报》第四版上和读者见面。
正当柳亚子为发表毛泽东咏雪词一筹莫展时,重庆的另一张民营报纸《新民报》却“捷足先登”了。《新民报》有个副刊《西方夜谭》,吴祖光担任编辑。他意外地得到咏雪词,展读之后,兴奋莫名。他多渠道对咏雪词内容进行了核对,分别得到了三份手抄稿,竟然互不相同,他只好将三份抄件拿来一起进行整合。1945年11月14日,《西方夜谭》副刊率先发表了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雪》。这是咏雪词首次公开发表,吴祖光立下了首发之功。
咏雪词发表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重庆返回延安。且说这一天,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布雷把《新民报》晚刊发表的咏雪词念给蒋介石听了。他接着说:“毛泽东的这首咏雪词填得非常之得体,气韵高华,词采明丽,同时寄托遥深。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先生想想,我们的谈判还没完毕,毛泽东虽然走了,他在重庆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重视,这后果不是值得我们考虑吗?”蒋介石把咏雪词默默再读了一遍。他为毛泽东的文才暗暗吃惊。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公开发表,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蒋介石自然不会甘心,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接召开会议,通知各地、各级党部,要求会吟诗作词者,每人都步毛泽东咏雪词原韵来上几首,挑精彩的发表,希望把毛泽东的磅礴气势比下去。于是,在蒋介石的总导演之下,国民党御用文人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又是拼凑词作,又是杜撰文章。1984年,台南神学院教授孟绝子在《狗头•狗头•狗头税》一书中,谈到《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时,毫不留情面地说:“可惜国民党党徒虽多,但多的只是会抓人、关人、杀人、捞钱的特务贪官,是只会写写党八股的腐儒酸丁级的奴才文官和奴才学者。结果,一直到逃离大陆时,国民党连一首‘毛泽东级’的《沁园春》都没有写出来。”
(本文有删改)(1)文章围绕《沁园春•雪》的发表叙述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
(3)“惊涛拍岸千堆雪”化用了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词句,原是用来描写长江景色,以此作为文章标题,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4)在由《沁园春•雪》引起的“雪战”中,国民党为什么不能胜出?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组卷:183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