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中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祟高理想与爱国精神[1]诗歌分为两部分[2]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叙述诗人的家世[3]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4]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的神话传说和摇拽多姿的艺术想象,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回顾历史,他,依然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怀抱沉重的巨石,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可以说,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祟高 溺死(nì) 辅佐(zuǒ ) B.摇拽 不懈(xiè) 充盈(yíng) C.归属地 汨罗江(mì) 回溯(shuò) D.内涵 掩涕(tì) 铭记(míng) A.历程 琳琅满目 B.里程 琳琅满目 C.历程 丰富多彩 D.里程 丰富多彩 A.第[1]处:句号 第[2]处:破折号 第[3]处:顿号 第[4]处:分号 B.第[1]处:感叹号 第[2]处:冒号 第[3]处:逗号 第[4]处:句号 C.第[1]处:句号 第[2]处:冒号 第[3]处:顿号 第[4]处:分号 D.第[1]处:感叹号 第[2]处:破折号 第[3]处:逗号 第[4]处:句号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9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4.下面情境下,说话人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哈尔滨各部门联合发出“文明餐桌公筷行动”倡议书,倡导实行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坚决打好舌尖上的战“疫”。小明和家人在饭店就餐,妈妈用自己的筷子给小明夹菜,小明理解妈妈的疼爱,但此时应该说:组卷:43引用:7难度:0.8
四、现代文阅读。(21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芬芳的蜡梅花
秦湄 ①天空飘着雪花,和雪花一同落在我手中的还有朵朵芬芳的蜡梅花--几个学生随信寄来的,我不禁带着微笑想起那群学生……
②秋风扫净落叶的时候,学校临时安排我接管初三的一个班,这个班里有几个出了名的“捣蛋鬼”。
③一进教室,我就看见靠门的小书桌边缘刻着一个“恨”字--而且右边多了一点,我知道这是一群“恨错了”的孩子,我笑了,我微笑着说:“孩子们,我有一个难题,请帮助我解决。”他们停住了嚷嚷,睁大眼睛望着我,眼神很丰富:有吃惊,有冷漠,有怀疑,有猜测……这么多样的眼神一齐注视我,我也有些慌神、不由歪了一下身子,我掩饰地清着嗓子说,“我做教师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我的咽炎愈来愈严重了。我今年30岁,可我的声带却未老先衰,恐怕有300岁的年纪了。”听到这里他们中不少人笑了,有情不自禁笑的,也有故意大声呵呵的,但我发现他们的表情里没有恶意。我放心地笑了……
④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他们卖力地献计献策,我一一点头说“试过了”。最后,他们有些泄气,有的已开始“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我想我得实施我的“底牌”方案了,否则这只能是疲软无效的“情感搭讪”。突然,我听见小胖说,“我知道一个方法,就是用蜡梅花拌蜂蜜……”这就是我要等的那个孩子,他终于发话了,我早知道他是这个班的“七寸”。我说,“是吗?这个办法倒还没试过……”
⑤窗外,飘着雪花。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显然,他们开始配合我“帮助”我了。
⑥其实,我只需要他们的配合,并不指望他们的“药方”。事实上,他在卖力地“帮助”我,放弃了属于自己的玩乐时间,为我寻找新鲜的蜡梅花……
⑦有一天,他们的“小神探”跑来给我说,“老师,小胖领着我们找到一片蜡梅树林,我们摘了一些在家晾着呢,等干了给你拿来。”我呆了,想着他们可别“毁林”啊。
⑧我悄悄叫来小胖,谨慎地想着措辞,不想小胖挺“诡”,一听就明白了,大声大气地说:“老师,那是一片没人管的废林子,正改建,快挖没了,再晚了就摘不到了”,我将信将疑拨通报社朋友的电话,他索性带我去实地考察,果然小胖的话属实。这是一片荒园,就“藏匿”在学校附近,很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本真的自然景色让我很动心,思付着:哪天带学生来游一回。
⑨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我激动了,在班里宣布,“放学后踏雪访梅去!”小胖喊,“我带路给老师摘蜡梅花去!”
⑩雪花、梅花、孩子们的笑脸、欢声,浩浩荡荡地欢腾着那片荒地,缕缕的芳香缠绕着我的眼耳鼻喉,我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你闻不到他们的芳香,是因为你还没有走进他们的心里……
⑪花香太浓了,弥漫在眼里,我禁不住落泪了,哦,这芬芳的花儿芬芳的孩子
⑫今冬,又飘雪了。看着手中他们寄来的小小蜡梅花,我分明闻到他们心灵里散发的香。我想说,此刻,我陶醉。
(选自《散文•海外版》2019年第4期,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以倒叙的方式回忆了“我”与孩子们相识、相处、相知的过程
B.文中“我”自称患有咽炎寻求学生帮助,实质是假的,目的是为了拉近师生间的距高,可以
看出“我”作为老师的机智。
C.文中多处提到“雪花”,开头、中间、结尾都有“雪花”,所以“雪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本文最后一段照应开头、呼应标题,使文章结构严谨。
(2)本文回忆了“我”与学生交往的几个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关内容。
“我”自称患有咽炎,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那一刻,在我眼中,这群孩子就是一朵朵美丽的蜡梅花。(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②一个漫天飞雪的周末,我经过教室的时候,发现小胖正在门口小书桌上用橡皮泥仔细地抹平那个“恨”字,然后在上面贴了一张心形贴纸,用力地按了按,并端端正正地写下一个“爱”字。(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以“芬芳的蜡梅花”为题有哪些作用?
(5)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我和小胖这些孩子的对话也像雪花一样落进彼此心里。”这句话的理解。组卷:70引用:7难度:0.7
三、作文。(50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组卷:66引用:6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