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版职业模块服务类《学艺三则》2022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6/17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木匠
    刘亮程
          一个人在夜里敲打东西,我睡不着。外面刮着清风,有一阵没一阵,好像大地在叹气。
          敲打声一下一下蹦到高空,又顺风滑落下来,很沉地撞着人的耳膜。冯三一躺倒就开始说梦话,还是昨晚上说过的内容,他在跟梦中的一个人对话。他说一句,那个人说一句。我听不见他梦中那个人说些什么,所以无法明白冯三说话的全部内容。有一阵冯三长时间不吭声,他说了半句话,突然停住。我侧起身,耳朵贴近他的头,想听听梦中打断他说话的那个人正在说些什么。房子里亮堂堂的,那扇糊着报纸落满尘土的小窗户,还是把月光全放了进来。
          一连两个晚上,我一睡倒,便感到自己躺在一片荒野上。冯三做梦的身体远远地横着,仿佛多少年的野草稀稀拉拉地荒在我们之间。
          梦离他的身体又有多远。
          我也睡着,我的梦离冯三的梦又有多远。
          曾经是我们一家人睡了多少年的这面土炕上,冯三一个人又躺了多年。他一觉一觉地延接下去的已经不是我们家的睡眠。但他夜夜梦见的,会不会全是我们以往的生活呢?
          在那些生活将要全部地、无可挽救地变成睡梦的时候,我及时地赶了回来。外面亮得像梦中的白天。风贴着地面刮,可以感到风吹过脚背,地上的落叶吹出一两拃远便停住。似乎风就这么一点点力气。
          那个敲打声把我喊出了门,它在敲打一件我认识的东西。我必须出去看看。我十一岁那年,有个木匠想带我出去跟他学手艺。他给母亲许诺,要把所有木工手艺都传给我。母亲问我去不去。我没有主意,站着不吭声。
          那个木匠在他叮叮咣咣的敲打声里,把我熟悉的木头棍棍棒棒变成了桌子、板凳和木箱。
          我的影子黑黑地躺在地上,像一截烧焦的木头。其他东西的影子都淡淡的,似有似无,可能月光一夜一夜地,已经渗透那些墙和树木,把光亮照到它们的背阴处。我在这个地方少待了二十年。二十年前,这里的月光已经快要照透我了。我在别处长出的一些东西阻挡了它。
          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一个声音在响。我能听出来,是这个村子里的一件东西在敲打另一件东西。不像那个木匠,用他带来的一把外地斧头,砍我们村的木头,声音噌刺噌刺,像不认识的两条狗狠劲相咬,一点不留情。
          许多年前的一个中午,一群孩子围在我们家院子里,看一个外地来的木匠打制家具。他的工具锁在一个油黑的木箱里,用一件取一件,不用的原装进去锁住。一件也不让人动。那群孩子只有呆呆地看着他在木头上凿眼,把那些木棍棍锯成一截一截的摆放整齐。其中一个孩子想,要能用一下他的刨子,把这块木板刨平该多好呀。另一个想,能动动他的墨盒,在这根歪木头上打一根直直的黑线多好。
          吃午饭时,那群孩子看着大人们给木匠单独做的白面馍馍,炒的肉菜。
          长大了我也要当木匠。一个孩子说。
          我也背个木箱四处去给人家做家具。另一个孩子说。
          赶我们长大不知还有没有木头了。另一个孩子想。
          我记不清自己为什么没有跟那个木匠去学艺,而是背着书包去了学堂。
          那个木匠临走前在门外等了好长一阵。母亲把我拉进屋里。忘了是劝我去还是劝我不去。出来时,那个木匠刚刚离去。他踩起的一溜土还没落下来。
          那群孩子中的一个,后来果真当了木匠。现在他就在我面前敲打着一样家具,身旁乱七八糟堆着些木料。一盏灯高挂在草棚顶上。我站在院墙外的黑暗处,想不起这个人的名字。但他肯定是那群孩子中的一个,过去多少年后,一个村庄里肯定有一大批人把孩提时候的梦想忘得一干二净。肯定还会有一个人默无声息地留下来,那一代人最初的生存愿望,被他一个人实现了。尽管这种愿望早已经过时。
          我没去打扰他。
          他抡一把斧子,干得卖力又专心。不知他能不能听到他的敲打声。整个村子在这个声音里睡着了。我猜想他已经叮叮当当地敲打了多少年。他的敲打声和狗吠鸡鸣一样已经成为村子的一部分。他砍这根木头时,村子里其他木头在听。他敲那个卯时,他早年敲紧现已松懈的一个卯在村子的某个角落里微微颤动。
          我从来没把哪件活干到他这种程度。面对这个年纪与我相仿的人,我只能在一旁悄悄站着,像一根没用的干木头。
    文本二:
          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也是所有文学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表达。从地上开始,朝天上说,余音让地上的人隐约听见。说给天听,也说给天地万物听,那声音朝上走,天听过了,落回到人耳朵里。
          文学最怕的情况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所谓上不着天,就是缺乏一种大修养。对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和成果知之甚少,无法接轨的作家是不可能成大器的,所以上要着天。下要着地是说你要深深地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
          散文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和篇幅容纳一部小说的故事,但是散文总是能让故事停下来。所以散文也是慢艺术。慢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态度,这个世界的匆忙用小说去表述,这个世界的从容和安静用散文来呈现。散文是沉淀的人心,是完成又被重新说起的故事,他没头没尾,但自足自在。
          散文无论从哪写起,写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者心中得有那个“天”和“荒”。心中有“天”和“荒”,才能写出地老天荒的文章。
    (节选自刘亮程《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有删减)(1)下列对文本一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梦离冯三的梦很遥远,是因为最终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而“我”却没有。
    B.最终有一个孩子成了木匠,暗示面对乡村文化式微的现状,仍有人坚守孩提时代的梦想。
    C.作者描写那个实现儿时梦想的木匠在“我”面前敲打家具,是为了表明他技艺高超。
    D.第七段“我”说的“那些生活”,就是冯三睡梦中梦见的生活,也是“我”曾经的生活。
    (2)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出现的“敲打声”衬托了村庄的宁静,渲染了平和静谧的气氛,同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B.文章开头“无可挽救地变成睡梦”,指村庄古朴的生活慢慢变成了作者模糊遥远的记忆,暗示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无可避免的消逝。
    C.在文中“我”的无法入睡与“冯兰”的躺倒梦话连篇形成了对比,暗示了“我”与这个村庄简单生活方式的距离越来越遥远。
    D.文中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通过作者的乡土记忆来表达对乡村的哲学化思考,凸显了作者想让乡村生活重焕生机的决心。
    (3)文本一的结尾提到“像一根没用的干木头”,请联系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假设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你将以“真正的散文”为题赏析刘亮程的《木匠》。请结合文本二,列出你的分享要点。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艺术世界带来了活力,但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_____ 的。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呈现出不可避免模式化的趋势。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创作以速度快而制胜,但仔细阅读就会发现,______的人工智能文学艺术作品总是让人感到似曾相识。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揣摩学习任何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的风格,甚至可以创作出_____的作品。但人工智能机器人始终无法突破人类文学艺术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形成自己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  )。人工智能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很难被人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______,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言而喻 不计其数 偷梁换柱 视而不见
    B.显而易见 浩如烟海 鱼目混珠 熟视无睹
    C.不言而喻 浩如烟海 偷梁换柱 熟视无睹
    D.显而易见 不计其数 鱼目混珠 视而不见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于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呈现出模式化不可避免的趋势。
    B.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
    C.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呈现出不可避免的模式化趋势。
    D.人工智能机器人受制于设定的算法和数据库,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这恰恰是人类艺术家所能实现的,也是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
    B.只有人类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的艺术作品,也是符合人类社会需要的
    C.人类社会需要这样的艺术作品,只有人类艺术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
    D.而这不仅是人类社会迫切需要的,而且恰恰是人类艺术家所能实现的

    组卷: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