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太湖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顺利完成与天和核心舱对接。火箭采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发动机,核心舱电源系统由锂离子蓄电池组及太阳电池翼组成。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发动机发生的反应为:C2H8N2(g)+2N2O4(g)
2CO2(g)+4H2O(g)+3N 2 (g)Δ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点燃组卷:97引用:1难度:0.6 -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3.甲酸是一种一元有机酸,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
组卷:11引用:4难度:0.7 -
4.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6题:
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已知N2+3H2(g)⇌2NH3(g) ΔH=-92.4kJ•mol-1,实际工业生产中(如图所示)合成氨的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H2可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制得,原料气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常用工艺条件:铁触媒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107Pa。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4++OH-,若要使平衡向左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的物质或采取的措施是( )
①NH4Cl固体
②硫酸
③NaOH固体
④水
⑤加热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组卷:2引用:1难度:0.50 -
5.阅读下列资料,完成4-6题:
合成氨工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已知N2+3H2(g)⇌2NH3(g) ΔH=-92.4kJ•mol-1,实际工业生产中(如图所示)合成氨的原料气N2可通过分离空气得到,H2可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制得,原料气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常用工艺条件:铁触媒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107Pa。
假设起始反应物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00℃ 450℃ 500℃ 600℃ 20MPa 0.387 0.274 0.189 0.088 30MPa 0.478 0.358 0.260 0.129 组卷:6引用:0难度:0.50
二、非选择题
-
18.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工业上还可用CO2和H2在230℃催化剂条件下生成甲醇。现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O2和2.75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不同条件下测得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c(H2):c(CH3OH)=3:1
B.容器内氢气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2)上述反应的△H
(3)N、M、Q三点的平衡常数关系是N
(4)经测定知Q点时容器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据此计算Q点H2的转化率为910组卷:6引用:1难度:0.6 -
19.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和水体中的氮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已知:
①2CO(g)+O2(g)═2CO2(g)△H1=-566.0kJ•mol-1
②N2(g)+2O2(g)═2NO2(g)△H2=+64 kJ•mol-1
反应2NO2(g)+4CO(g)═N2(g)+4CO2(g)△H3=
(2)磷酸铵镁(MgNH4PO4)沉淀法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NH3)。实验室中模拟氨氮处理:1L的模拟氨氮废水(主要含NH+4),置于搅拌器上,设定反应温度为25℃。先后加入MgCl2和Na2HPO4溶液,用NaOH调节反应pH,投加絮凝剂;开始搅拌,反应30min后,取液面下2cm处清液测定氨氮质量浓度。NH+4
①生成磷酸铵镁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②测得反应pH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当pH从7.5增至9.0的过程中,水中氨氮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原因是
③当反应pH为9.0时,该沉淀法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当pH继续增至10.0时,氨氮的去除率下降,原因是组卷:79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