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6课 赤壁赋》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24 1:30:1

一、选择题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178引用:11难度:0.7
  • 2.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组卷:384引用:13难度:0.8
  • 3.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3难度:0.8
  •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组卷:31引用:4难度:0.7

一、选择题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
    (段成式《酉阳杂俎》节选)(乙)      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
          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
    (薛福成《登泰山记》节选)(丙)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节选)[注释]①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②曾公:曾国藩。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B.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C.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D.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
    (2)下列对材料中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又名岱宗、东岳等。源于“泰山之力”的典故,后人转称妻父为“泰山”“岳父”,称妻母为“泰水”“岳母”。
    B.同治四年,是帝王年号纪年。与姚鼐《登泰山记》中提到的“戊申晦”干支纪年一样,都是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
    C.四更,在十二时辰的丑时,即凌晨一时至三时,也叫“四鼓”。古代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以打更击鼓报时。
    D.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是古代传统的防御建筑。刘禹锡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诗句。
    (3)下列对材料有关“泰山”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泰山就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祭拜游历的名山,其中也寄予了他们的家国情思和人生感怀。
    B.泰山景色险峻秀丽。薛福成笔下的泰山,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诸峰环抱,形态各异,博大壮美,如诗如画,令人沉醉。
    C.泰山日出气象万千。薛、姚撰文从登山循道到观日写景如出一辙,都写了泰山日出前中后,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景象。
    D.泰山给人创作灵感。观泰山景抒人文情,薛福成文末自语含意深刻,给人以启迪;姚鼐的描写形象生动,使读者如临其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
    ②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
    (5)乙、丙二文都描述泰山之巅观日出,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

    组卷:62引用:12难度:0.5
  • 12.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长期遭受新旧两党排挤。而他却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一心想着为百姓办实事。可以说,他的一生对得起天地良心。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良心就是美德。带着良心上路,让我们在人生路上越走越远。《现代汉语词典》对“良心”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本指人天生的善良的心地,后多指内心对是非、善恶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
          请以“良心”为题,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组卷:4引用:4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