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离别在即,九年级五班要制作一本毕业纪念册,请你一同参与。(20分)
-
1.毕业册取名源于古诗文,请写出他们的出处。
纪念册名称 出处 《笃志》 (1) 《鹏程万里》 (2) 《天涯比邻》 (3) 《破浪集》 (4) 组卷:5引用:2难度:0.8 -
2.纪念册最终定名为《天涯比邻》。以下是班长所拟序言初稿,请按要求补充相关内容。
光阴荏苒,离别在即。三载春秋,无数瞬间萦绕脑海。我们曾一起阅读,在①______(作家)的《阿长与<山海经>》中感受目不识丁的长妈妈历经千辛万苦买来《山海经》的不易与温情;在②______。我们曾③□(xiě)手前行,并肩驰骋,感受高举奖杯的自豪;我们曾长途④□(bá)涉,⑤锲(A.qiè B.qì)而不舍,领略永攀高峰的豪迈。⑥伫(A.chù B.zhù)立窗前,一切过往,皆成序章。此地一别,天涯海角,知音若在,犹为比邻。
(1)在①处填入相关文学常识。
(2)在②处选择合适的名著,补全内容。要求结合语境,内容贴切,语句连贯。
A.《西游记》
B.《苏菲的世界》
C.《简•爱》
(3)请在文段③④处填上恰当的汉字,为⑤⑥处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组卷:8引用:2难度:0.6
二、阅读理解
-
7.“上城发布”公众号推出“周末社科讲堂-夜听宋韵”系列活动。以下是为新一期推文初拟的开头和搜集的材料,请你一同参与。
周末社科讲堂|南宋君民的家国天下——夜听宋韵
上城发布 宋朝是英雄文化形成的高峰期。南宋王朝长期处于金国、蒙元等外族入侵的威胁,在艰苦卓绝的抵抗斗争中,涌现了无数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
[一] 秦丞相(秦桧)晚岁权尤重,常有数卒,皂农持挺①立府门外,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②,皆呵止之,尝病告一二日,执政③独对,既不敢他语,惟盛推秦公勋业而已。明日入堂,忽问曰:“闻昨日奏事甚久。”执政惶恐。曰:“某惟诵太师先生勋德,旷世所无。语终即退,实无他言。”秦公嘻笑曰:“甚荷④。”盖已嗾⑤言事官上章。执政甫归,阁子弹章副本已至矣。其忮刻⑥如此。
——陆游《老学庵笔记》[注]①挺:通“梃”,棍棒。②謦(qǐnɡ)欬(kài):咳嗽。③执政:掌理国家政事的大臣。④荷:原指承受恩惠,此处指感谢。⑤嗾(sōu):怂恿。⑥忮刻:忌恨刻薄。
[二] 刘化源,耀州人。建炎初,金人陷关陕,守令以城降者,金人因而命之。化源时知陇州,不肯降,城陷被执。金人使人守之,不得死,遂驱入河北,鬻蔬果隐民间者十年,终不屈辱。
宋炎,陕县人。先,金人围城,炎射死数百人。比再围,炎以劲弩数百,发毒矢杀千余人。城陷,金人声言求善射者贵之,炎不应,力战死。
——《宋史》[三]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埠。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幻句。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1)为更好地理解选文,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项A.常有数卒 卒获有所闻 B.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款 三顾茅庐 C.执政甫归虞山 王毅叔远甫刻 D.比再围 比至陈 篇目 人物 评价 (一) 秦丞相 ①陆游为什么用“忮刻”评价秦桧?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 (二) 刘化源
宋炎②刘化源和宋炎二人是否是爱国志士?请结合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 辛弃疾 ③辛弃疾一生追梦,《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以“梦”作为情感的寄托,请结合两词具体分析他的情感。
可以说,宋韵的第一条主旋律就是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南宋的历史从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开幕,中间有陆游的①“Δ
(1)结合日常积累的古诗词,将上面①②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学习小组对以上三篇选文是否都推荐到“南宋君民的家国天下——夜听宋韵”一文中,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请你选择一方观点,补全他们的对话。
甲:我们小组认为不适合全部推荐,因为
乙:我认为三篇选文都适合推荐,我们小组已经写好了结语,请看: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
-
8.同学们在班会课上对“正常”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请参与以下写作任务。
每个人对一件事正常与否的判断可能会有所不同,下图中的场景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你眼中“正常”是怎样的?正常的事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吗?请结合你的经历或看法,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你可以叙述自己或身边的故事,谈谈你对“正常”的理解;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论证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组卷:9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