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安徽省芜湖市中华艺术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6 12:0:3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长篇随笔《唐诗的读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界以外却大有可为。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若能从容地悲伤,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在唐诗里,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梦死中惊醒,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语)。阅读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唐人怎么写诗?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是相同?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德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言上别出心裁。”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的“真实面”。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几乎没有读唐诗的资格。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化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尤其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唐诗的写作现场。
(摘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确实可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的心。
B.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的看法,说明多读诗歌有益于我们的“心病”得到治愈。
C.布鲁姆对唐诗“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唐诗的魅力。
D.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即使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面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以诗人西川对唐诗读法新解的观点,来说明仅仅把诗背得滚瓜烂熟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唐诗。
B.文章接连引用希金斯、普登汉姆和布鲁姆关于读诗的观点,回答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
C.文章叙述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态度及分析,是为了表明要想读出唐诗的“真面目”,不能不注重分析诗人的情感语言。
D.文章结尾引用西川原话和阐述西川的看法,再次申明讨论唐诗要有“唐”性,读懂唐诗应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川认为,把唐诗供起来读是不可取的,而以唐同时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其所关心的问题及创作,深入感受他们的生活之态,更容易读懂唐诗。
B.阅读古典可以获得古诗词的修养和创造的秘密,在阅读中,西川思考的问题值得讨论的很多,而唐人写诗绝不是把玩一角风景,小情小调。
C.评论家伊格尔顿关于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的论断,启示我们要想读懂唐诗,了解了唐诗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获得读唐诗的资格。
D.历史让唐朝成为一个诗歌的朝代,我们不仅要重唐诗的“诗”,也要重唐诗的“唐”,付出大代价成就诗歌的唐朝,有缺憾,更有荣光。组卷:14引用:10难度:0.8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意
陶文瑜 1936年冬。
小学教员许先生放了课往家去。傍晚,天渐渐黑了,只是周围还能看得见。风的声音也听得见,风起来时,黄叶在空中翻转。许先生抬起头看时,一片叶子贴在窗上了,仿佛是开在玻璃上的窗花。
倒是蛮好看的,许先生这样想的时候,就忍不住回头再看了一眼。
回来啦,许先生。
许先生家巷口有个烘山芋摊子,摊主见到许先生时,不很留心地招呼一声。许先生就点一点头,算是意思到了。
许先生到巷口时,刚好看见自己屋子的窗子合拢来,许先生似乎听见了“吱咯”的响声。
许太太读过教会学堂,是很端庄的样子。许太太姓林,和许先生是同乡,只不过出来好些年,现在他们的身上,已经辨别不出家乡的痕迹了。
今天楼下来坐了好几趟,是催房租呢。许太太盛来一碗饭。
许先生想起,米又涨了。
青菜咸了。许先生说。
是吗?……有时候我想,不如回家去算了,有什么呀,你还是去学堂教课,至少我们不用交房钱了。
我是不回去的。许先生立起身来,见着床上的被子还没叠。被子是拿到窗沿晒的,才收进来不久。许先生再抬高眼光,就碰到了从前的自己。脖子上挂着的围巾和长衫翩翩然在轻风里,清瘦的脸庞,双眼炯炯有神采。
门窗都关得好好的。却依旧有冷风“嘶嘶”地来来回回,许先生拢拢被窝,身体靠着些许太太,许太太就将背着的身体翻过来。
ㅤㅤ你跟我受屈了。许先生抚一抚她的头发。
ㅤㅤ什么呀。许太太不让他再说了。
ㅤㅤ校长说可能要我任督导,做了督导,自是会涨些薪水的。
ㅤㅤ会的,会好起来的。
ㅤㅤ夜深下去了,这时候敷在床前的一团月光,像是温顺的老猫。
ㅤㅤ上课铃一落定,许先生就已经安分地立在讲桌前了。许先生是很本分的老师,同学也乐意听他授课。
ㅤㅤ校长推门进来。
ㅤㅤ许先生,你来一下。
ㅤㅤ资本家开了好几个厂,还办了这个学校。资本家的外甥斯斯文文的,资本家就让他来做校长了。资本家赚了钱再要办厂,是和美国人联合办的。资本家说,我有一所学堂,请美国朋友参观指教。美国人说,你的学堂教不教英文?资本家说,教的,当然教的。美国人说,饭来搁得,饭来搁得。
ㅤㅤ但学堂里是不教英文的。
ㅤㅤ校长就急迫迫地来找许先生了。
ㅤㅤ许太太说,你回来啦,我买了烘山芋,还热着呢。
ㅤㅤ许先生嗅出一股香味来。
ㅤㅤ今天去教唱诗班弹琴,买了烘山芋,还找一点钱。许太太把钱拿给许先生。
ㅤㅤ许先生想了想说,你留着吧。
ㅤㅤ这时候房东推进门来说,少奶奶,吃什么,这样香喷喷?
ㅤㅤ烘山芋,还热着呢,你吃吧。许太太说。
ㅤㅤ怎么好意思?不好意思的。
ㅤㅤ房东出了门去,许先生和许太太还是原来的样子,坐立在那。
ㅤㅤ不如凑一凑,把这个月房租先付了吧。许先生说了撩起长衫,掏掏里面的口袋。许太太下意识地看了看仍旧放在桌上的零钱。
ㅤㅤ到晚上二人睡下了。许先生听着冷风拍着窗子的声音,就从被窝里钻出来。
ㅤㅤ怎么啦?许太太也是睡不着。
ㅤㅤ窗。许先生说。
ㅤㅤ那个人真可怜。这么冷的天,立在风里。
ㅤㅤ谁?
ㅤㅤ卖烘山芋的。
ㅤㅤ哦。
ㅤㅤ他只有一只手,怎么会这样的呢?
ㅤㅤ嗯。许先生顿了顿说,你英文好的?
ㅤㅤ是呀,今日在教堂里,我还帮忙翻译呢。
ㅤㅤ许先生就提起学堂里要招英文教员的事。
ㅤㅤ你倒可以去试一试的。
ㅤㅤ我听你的。
ㅤㅤ临放学时,校长把许先生找去了,所以许太太先回家。等许先生回来,许太太说,今日关饷。
ㅤㅤ许先生说,是的。
ㅤㅤ二人立在桌前,笑着对方,一边将手伸进口袋里去。铜板就先后落到桌上,发出“当啷啷”的声音。
ㅤㅤ许太太将两摊钱缓然地并在一道。再多看几眼。
ㅤㅤ多好呀,我们有钱啦。
ㅤㅤ我们去看电影。
ㅤㅤ听戏,我要听戏。
ㅤㅤ开心的日子。
ㅤㅤ许先生忍不住哼了两句刚才戏里的唱词。深夜了,巷口的烘山芋摊子还在,许太太停住脚挑了几个。
ㅤㅤ他们轻手轻脚地开门。
ㅤㅤ校长说我当督导的事已经报到董事会了。
ㅤㅤ你当了督导,就是我的上级了。
ㅤㅤ对呀,我是要来听你的课的。
ㅤㅤ不如我现在讲给你听呀。
ㅤㅤ许太太调皮地一笑。许太太坐在被窝里,她的手上还有半个烘山芋呢。
ㅤㅤ最后,许太太想起了校长要请她做家教的事。
ㅤㅤ校长是想把女儿送到美国去呢。
ㅤㅤ许先生放了课回家去时,觉得天已不是太冷了,但风还是在吹着。烘山芋的摊主说,回来啦,许先生。许先生就想起买两只烘山芋吧。
ㅤㅤ摊主在称山芋时,一阵风吹过来,摊主空落落的袖管一飘一飘,许先生心里不由一动。
ㅤㅤ你也够苦的了。
ㅤㅤ谁呀,谁苦?我还苦?许先生你真会说笑话。摊主说。
(选自《收获》2020年2期,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菜咸了”这句话虽语气平淡,但情感激烈,体现出许先生内心对太太的不满。
B.许先生看照片中从前自己的样子,说明现在的许先生困于生活,不复当年的风采。
C.许先生在学堂教书,薪水不高,而能安守本分,说明他是一个规矩老实的知识分子。
D.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许太太还想看电影,想听戏,可见她也追求生活情趣。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将“床前的一团月光”比作“温顺的老猫”,形象地写出了冬夜月光的柔和,给人以温馨感。
B.“铜板就先后落到桌上,发出‘当啷啷’的声音”,以生动的细节体现出许先生夫妇的激动喜悦之情。
C.小说的表达较为克制,人物之间的对话都极为简短,语言富有张力,给读者以无限的回味空间。
D.小说以许先生的叙述视角贯穿始终,通过其日常生活的片段,写出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实状况。
(3)本文多次提到“风”,请简析“风”在文中的作用。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
-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食物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给人体提供日常所需的能量。我们的一举一动,大到跑步,小到眨眼,①组卷:344引用:42难度:0.7
六、作文(40分)
-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诗人流沙河生前有一次回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材料二: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睡前抖音熬半宿,早上头条看世界,全家微信学养生,好友全刷拼多多。小视频用户调查显示,抖音上的用户百分之九十都在二十四岁以下,这个年龄或许在读书或许刚刚进入社会、进入职场。
读了以上的材料,你有哪些认识和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组卷:11引用:2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