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阁夜》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四、其他

  • 1.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组卷:0引用:1难度:0.4
  • 2.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组卷:0引用:1难度:0.4
  • 3.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人间词话》)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

    组卷:0引用:1难度:0.3
  •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组卷:0引用:2难度:0.4
  • 5.“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组卷:0引用:1难度:0.4
  • 6.清人方扶南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李长吉诗集批注》)。请在阅读这三篇作品后,比较它们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组卷:1引用:1难度:0.4
  • 7.背诵这首诗,说说诗中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组卷:0引用:1难度:0.3
  • 8.请将此诗与《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组卷:0引用:1难度:0.4

  • 2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阁 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点明时间,冬季,岁暮的日月催短了日影,日短夜长的冬天,令人有光阴苦短之感。
    B.第二句点明环境是雪落霜重的寒冬之夜,作者遥望远在天边的故乡,顿生沦落天涯之意。
    C.“鼓角”是军中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鼓角连响五遍,反映时局动荡、战争频仍。
    D.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有音乐和书籍与自己相伴,任凭人间世事变迁不定,也不会感到寂寥。
    (2)从本诗来看为什么说“诗圣”杜甫已不是盛唐之音?

    组卷:3引用:1难度:0.6
  • 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事
    陈与义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注)①诗题“感事”,总指靖康、建炎以来的丧乱事变,诸如汴京被占,徽、钦二帝被俘,高宗南迁,以及公卿士大夫逃亡等。②陈与义: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杰出爱国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一开头就指明所感之事是“丧乱”“干戈”,金人入侵,致使社会动乱,使人痛心至极,不忍诉说。
    B.二、三两联紧扣题目,从“感”字展开,用“危”“故”“断”“移”等字眼,写出了诗人对故国倾覆的感慨。
    C.四、五两联则从诗人自身来写,表达了诗人虽然飘浮不定,但要想尽办法来解救国家危难,为君主分忧的坚定决心。
    D.诗的最后两句以景语作结,经历战乱,故园残破,而菊花不解人意,依旧在漫山遍野开放,抚今追昔,不禁悲从中来。
    (2)有人认为此诗“逼近杜甫”,纪昀也谓这首诗“真有杜意,乃气味似,非面貌似也”。请你结合全诗,说说陈与义的这首诗与杜甫诗有哪些相似之处。

    组卷:2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