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高考生物质检试卷(二)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在某哺乳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24)的睾丸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数依次是24、48、48和12、24、24.下列关于细胞甲和细胞乙的分裂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11难度:0.9 -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多种酶,如图表示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酶来源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7 -
3.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关于感知“温度与触觉受体”的发现,这其中最具代表就是辣椒素受体(TRPV1)的发现。研究表明,分布于皮下神经纤维膜上的TRPV1受体是一种离子通道,能被43℃以上的温度或辣椒素等物质活化,进而形成烫或辣的感觉,并使身体产生逃离伤害源的应激反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8引用:6难度:0.7 -
4.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经35°C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组卷:12引用:3难度:0.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11.工业生产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红酵母等微生物进行发酵,获取红酵母细胞,再经过细胞裂解、离心后进行萃取。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营养物质的种类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着一定的影响,如表是有关碳源的研究结果:碳源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β-胡萝卜素含量(mg/L) 3.52 4.81 1.68
(2)若要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多种不同氮源中探究最佳氮源(种类不做要求),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在用上述最佳碳源作为碳源的前提下,配置多种
(3)对发酵所得菌株经裂解、离心后,根据β-胡萝卜素
(4)我国古代有许多文献中均有关于微生物发酵作用制作食品的记载。请用所学知识,简单说出其中可能涉及的生物学原理即可:
①《齐民要术》中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中洗菜,即内雍中。”
②《北山酒经》中记载:“每坛加蜡三钱,竹叶五片,隔水煮开,乘热灌封坛口。”
③《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组卷:14引用:2难度:0.7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
12.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兰花”。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兰花的叶肉细胞之所以能培养为新个体,是因为细胞中含有
(2)组织培养过程中为避免杂菌污染,除了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外植体消毒外,还需要对
(3)有人想到利用韭菜和兰花植物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问题,但操作后得到的“韭菜一兰花”,并没有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
(4)兰花在城市绿化中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引入兰花时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及环境条件,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组卷:18引用:2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