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南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部分单选题(共15分)
-
1.下列典故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61引用:10难度:0.8 -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组卷:72引用:5难度:0.6 -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40引用:1难度:0.6 -
5.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他们生活的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98引用:5难度:0.7 -
6.某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有剧毒,常温下很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则该气体可以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
组卷:38引用:3难度:0.7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50分)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进行如下实验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在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再分别将注射器内盛有的3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注入试管中,再利用注射器收集氧气,收集到氧气的体积和时间到关系如图乙所示。
(1)写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A.快速推注射器活塞
B.缓慢推注射器活塞
实验中造成U形管内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原因可能是此反应
(2)通过图像能得出的结论是组卷:43引用:1难度:0.5 -
20.小丽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
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
【实验记录】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 木炭燃烧得更旺 化学方程式I
【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
【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并不能证明小丽所带来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该实验不能证明所收集气体为纯净氧气的原因是
实验Ⅱ: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用250mL 集气瓶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
【实验记录】实验操作 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①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 加入药品,瓶装满水,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 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 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④ 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⑤ 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操作I 现象I 小丽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上述反应化学表达式是
【数据记录】实验次序 1 2 3 4 5 B中剩余水体积/mL 100 42 39 41 38
【实验反思】
(1)这台制氧机制氧气的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
(2)导致第1组数据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组卷:31引用: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