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天津市静海区瀛海学校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9分,每小题6分)

  •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改革开放初期,愿意在毕业后归国的留学生很少,国内企业视海归留学生为珍宝,竞相争夺。正是基于这一现实,许多优秀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镀金”,随之出现的现象是归国留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国内就业环境的变化是很多海归留学生始料未及的,当他们回到国内,骨感的现实如_______,让他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如果我们_______地想一想,也不难理解他们的失望、焦虑与担忧。
          其实,留学经历的价值并非只体现在让海归留学生找到高薪水的工作。海归留学生的留学_______使得他们在国际视野、适应性方面占有优势。认清自己,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无疑能_______他们的人生道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当头棒喝 推己及人 经历 扩张
    B.当头一棒 推己及人 历程 扩张
    C.当头棒喝 设身处地 历程 拓宽
    D.当头一棒 设身处地 经历 拓宽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而近些年来国内高校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也在无形之中阻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B.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削弱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优势。
    C.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已成为历史,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影响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力。
    D.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海归留学生不再稀缺,而国内高校近些年来呈现出突飞猛进地发展,也在无形之中缩减了海归留学生的竞争力。

    组卷:8引用:6难度:0.6
  • 2.下列选项与对联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②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
    ③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④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组卷:67引用:7难度:0.6

二、(9分,每小题9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组卷:96引用:22难度:0.9

六、(12分)

  • 9.《红楼梦》里用“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描写两个主要人物,请写出他们 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结合具体事件介绍其性格特点。80 字以内。
    “阆苑仙葩”指
     
    ;“美玉无瑕”指
     

    组卷:18引用:2难度:0.7

七、(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什么样的青年人才能成功?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说:信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段树民说:兴趣。
          一名环卫工人说:认真。
          一名外科麻醉师说:精确。
          结合他们的回答,作为高中生的你有什么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组卷:12引用:1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