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0/9 15:0:1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
1.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新时代新征程的目标任务,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某校九年级学生要制作一张以“大国改革”为主题的手抄报,下列素材中适合该主题的是( )
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③安徽凤阳的小岗村,被称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组卷:6引用:1难度:0.7 -
2.为庆祝伟大的改革开放45周年,某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一次中学生微视频大赛。小张同学准备拍摄制作一组反映改革开放进程的微视频,其中属于新时代的是( )
①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大包干”红手印的图片
②村民挤在村委会观看“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新闻联播
③村民老刘听说“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即将启动,笑得合不上嘴
④村委会门口悬挂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横幅组卷:2引用:4难度:0.5 -
3.一部手机、一场直播、上个链接……本土产品便销往全国各地。自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区越来越多的本地主播、网络达人凭借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助农直播带货,为本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打开了“便捷通道”。直播助农( )
组卷:16引用:3难度:0.5 -
4.在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越来越多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的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成为农村地区人才振兴、产业振兴的新主体。下列对青年返乡创业可能出现的现象和影响的推论成立的是( )
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带动村民创收→促进村民同步富裕
②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民族地区发展
③依托资源开办特色民宿→带动旅游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④开办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组卷:4引用:7难度:0.8 -
5.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微重力环境下蜡烛燃烧产生的球形火焰实验,神奇“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又见陀螺实验……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一同收看了这场来自400公里之上的奇妙科学课。开设“天宫课堂”( )
①有利于弘扬创新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②体现创新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有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梦想
④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组卷:183引用:10难度:0.5 -
6.十年来,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说明( )
①我国科技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②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③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组卷:3引用:3难度:0.7 -
7.近年来,青岛市贯彻落实《关于以深化教育扶贫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乡村教育发展的实施方案(2018~2022年)》,大力推进六大举措20条具体措施,乡村教师待遇明显改善,乡村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扶贫( )
①有利于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
②能彻底解决乡村群众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③有利于让乡村家庭的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
④是加快推动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唯一动力组卷:3引用:3难度:0.5 -
8.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某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组卷:305引用:48难度:0.5
二、问答题
-
23.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
【唱响黄河故事】
1939年的春天,在抗日战争最焦灼、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危难关头,作曲家冼星海抱病写作六天六夜,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全部谱曲,吹响了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号角,成为经典红歌。
(1)学校举行红歌合唱比赛,请你推荐一首红歌名曲。(不得与材料重复)
【传承黄河文化】
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资源及文物藏品丰富,是中国博物馆发展起步较早的区域。在黄河岸畔,有不少黄河主题的展馆,一张张照片、一个个老物件、一幕幕场景等都诠释着山东奋力讲好“黄河故事”的生动实践。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以来,通过跨省级协调机制,整合区域文化、文物、人才资源,先后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学术论坛等,加大黄河文化研究的深度、广度。同时,各联盟成员单位间深入交流合作,共同策划展览、研发文创产品,九省(区)省级博物馆共同打造“考古盲盒”,让黄河文物“活”起来。
(2)运用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容,分析黄河主题展馆和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的文化价值。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4.共筑美丽家园
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口号是“减塑捡塑”。根据联合国环境署的研究,每年有超过1400万公吨的塑料进入并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同时,人类每年产生约4.6亿公吨的塑料,如果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6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这些数据说明了塑料污染带来的严重问题,威胁到了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某校团委开展了“六五环境日”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结合2023年世界环境日的口号,为该校“六五环境日”活动设计一条活动寄语。(提示:必须与口号不一样哦!)
“六五环境日”活动期间,校园宣传栏展示如下内容:我国边睡某地,河水清清,绿草如茵,山峦苍翠,矿产资源丰富。
过去当地百姓单靠种植玉米、放牧,坐拥绿水青山,也只能填饱肚子,本世纪初当地引进外来投资开发矿产,经济增速一路飙升。但因粗暴开采,草原被挖得千疮百孔,天空整日灰蒙蒙,卖矿收益大部分也被外来投资者带走,百姓依然贫穷。
后来,当地在引进项目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关停了所有的高污染项目,引进了玉米深加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煤电一体等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同时,盘活土地、劳动力、自然风光等要素,发展规模化牧草种植。当地不仅回归了绿水青山,还迎来了金山银山,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满。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在全球范围内,各地的组织和个人都在积极响应今年的主题“减塑捡塑”。
(3)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减少塑料污染,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请你写出两点“减塑捡塑”行动的具体做法。组卷: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