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7年新人教版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二、标题

  • 1.给加点字注音(要求家长反复听写这些词语)
             酝         黄         叶         发         息        芊细草
    南         蓄         乌         枯         竦         玫
     
    闲情逸
    落         纯         短         烟         透         心
     
     春秋实
     
    合         面
     
     
     
     主
     
      轻飞舞。

    组卷:7引用:1难度:0.9
  • 2.改正下列词语中有错误的字(要求家长反复听写改正后的词语)
    潦亮          宛转          呈清          油蛉          抖数精神          花枝朝展
    褒贬          萧涩          缭阔          梦魅          水何淡淡          晨熹柔婉
    憔瘁          眩耀          班驳          相边          星瀚灿烂          佩带胸花。

    组卷:19引用:1难度:0.9
  • 3.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96引用:1难度:0.9
  • 4.下面是对三部名著的评价,这三部名著分别是什么?
    (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
     

    (2)“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3)“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组卷:77引用:1难度:0.5

二、标题

  • 12.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③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两段各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怎样的特征?
     

    (2)文中画线句写出人们怎样的感受?
    (3)“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为什么说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如何理解第二段最后一句?
    (5)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6)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暖用了哪几个动词,说说它们的好处?
    (7)读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冬天济南的印象。

    组卷:24引用:1难度:0.3
  • 13.(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3)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待到重阳日,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8)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9)
     
    ,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0)
     
    ,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
    (11)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
    (12)半亩方塘一鉴开,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组卷:38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