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0/3 11:0:1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7分)
-
1.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8 -
2.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
组卷:129引用:8难度:0.9 -
3.两支消毒后的体温计示数均为38℃,如果直接用它们去测量两个体温分别为37.5℃和39℃的病人,则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
组卷:491引用:10难度:0.6 -
4.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的路程之比为3:5,时间之比为3:1,则速度之比( )
组卷:122引用:5难度:0.8 -
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组卷:136引用:3难度:0.7 -
6.如图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86引用:8难度:0.5 -
7.下列物质都是晶体的是( )
①冰;②玻璃;③海波;④沥青;⑤铜;⑥蜡。组卷:231引用:3难度:0.5 -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五、综合题(每空1分,共10分)
-
24.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然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选填“超声”或“次声”)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拿一根细棒用相同的力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音调”或“响度”)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多”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频率较低,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材料四:气温影响着地面附近的空气状况,气温越高,地面附近空气变得越稀薄,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度越快,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速度较上层快,所以地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②。
(2)材料三中的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低于Hz。
(4)赤日炎炎,在沙漠里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从材料四中可以知道,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上/下)拐弯。
(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的传播路径向(上/下)拐弯。组卷:214引用:5难度:0.3 -
25.小明和几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尝试自制温度计,用玻璃小药瓶、透明吸管、红墨水等器材制成了图中A、B、C、D四支温度计并标有刻度,其中A、B、C三支温度计的小药瓶中装满红色的水,D的小药瓶是空的,液柱用的也是红色的水;
①玻璃小药瓶相当于普通液体温度计构造中的 ;使用透明吸管是为了能够明显地观察到测温物质 (温度或体积)的变化;
②A、B、C三支温度计最初液面高度相同,其中 温度计的精确度最高(A或B或C);
③当气温升高时,D中液柱ab会向 (“左”或“右”)移动。组卷:4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