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巴南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之旅,我们收获颇丰□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仿佛看到一泄万丈的黄河,感受到黄河“惊涛拍岸”的(páng)礴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仿佛看到斑斓神秘的东北原野,感受到作者对关东原野满腔的(chì)爱;吟诵《中国男儿》□碎首黄尘,(yān)然勒功,至今热血犹(yīn)红□的歌词,内心涌起对“两弹一星”邓稼先的崇敬之情;我们也似乎听到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被害后,挺身而出,拍案而起,发表了                      的□最后一次讲演□。
    (1)选出文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
     

    A.(páng)礴
    B.(chì)爱
    C.(yān)然
    D.(yīn)红
    (2)选出文中划波浪线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A.一泄万丈
    B.斑斓
    C.崇敬
    D.挺身而出
    (3)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深恶痛绝
    B.悲天悯人
    C.慷慨激昂
    D.沥尽心血
    (4)文中□处的标点符号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2.语言创新仿写。
    参照示例,任选情景,从主客体倒置的角度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1:“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史铁生《我与地坛》)
    示例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名著阅读。
    【片段一】
          ①一年,两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②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③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④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⑤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
    ①~③句批注示例:
    内容:为了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祥子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努力!我被他吃苦耐劳、坚忍的品质深深地震撼!
    语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他比作陀螺,具体、生动地展示了他拉车的艰辛。
    ④~⑤批注:
    内容:
    语言:
    【片段二】
          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
    (1)【片段一】中请仿照①~③句批注示例,为④~⑤句从内容、语言两方面各写一个批注,表达你的阅读体会。
    (2)对比阅读【片段一】【片段二】,我们发现祥子的生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组卷:98引用:5难度:0.7

四、作文(55分)

  • 9.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们身边有很多像“阿长”“老王”这些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又常闪现着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我们向善、求美、务实。让我们将目光投射到身边的普通人吧,写下他们的故事。请你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题目:《他(她)让我               
          要求:①抓住人物特征,写出人物精神;②写好有关细节;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15引用:7难度:0.7
  • 10.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前几天,被一则小小的新闻刷屏:
          在重庆,爸爸妈妈从工地上干完活,身上都是灰尘,来不及换掉脏衣服便去接孩子放学。他们有点担心去学校后,会让儿子“没面子”,怕其他小孩子笑话他。可是儿子的一句话让爸爸妈妈十分感动,他说:“这有什么好笑话的。我爸爸妈妈又不偷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
          是啊,劳动有什么可耻的呢?劳动创造美,不劳而获才可耻。
          你眼中的“劳动”或“劳动者”是怎样的呢?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