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方程式》2018年单元测试卷(31)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
1.高氯酸铵(NH4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组卷:794引用:225难度:0.7 -
2.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组卷:47引用:18难度:0.9 -
3.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组卷:145引用:21难度:0.7 -
4.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组卷:340引用:33难度:0.7 -
5.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组卷:560引用:28难度:0.7 -
6.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点燃组卷:229引用:29难度:0.9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
18.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数据见表4-1[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Na2SO4+Cu(OH)2↓]: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变化前 4.8克 112.6克 118.4克 变化后 8.0克 112.4克 118.4克
实验一
(2)这三个实验中,实验
(3)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提出改进思路:
(4)由此可以得出,探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必须在组卷:14引用:4难度:0.5 -
19.将6.8g含杂质的锌粒,加入到盛有50.0g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56.6g.试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
(2)锌粒中所含金属锌的质量.组卷:105引用: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