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镇江市市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发布:2024/5/31 8:0:9
一、积累运用(共19分)
-
1.阅读语段,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
ㅤㅤ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xuàn
(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2.默写。
(1)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磨难里常常孕育着转机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
(3)苏轼《水调歌头》中,与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4)青年是国家的希望,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勇敢地担当起国家、社会发展壮大的重任,可以用《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话来自勉,这两句话是:组卷:11引用:1难度:0.9 -
3.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ㅤㅤ①近年来,市教育局积极组织开展各级各类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逐渐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②相关人员利用课余、课后、节假日等时间组织比赛,形成覆盖全体、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格局。③活动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舞台和竞技平台,推进其乐于运动、勤于运动。④市教育局坚持送赛进校,将足球、篮球等学生喜闻乐见、参与度较高的比赛项目在校园内举行,不仅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而且激发了广大学生的运动兴趣。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
(2)第②处成分赘余,应把“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组卷:38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理解(共41分)
-
9.名著阅读,完成问题。
【片段一】
ㅤㅤ行者在旁道:“师父,我前日在包袱里,曾见那领袈裟,不是件宝贝?拿与他看看如何?”众僧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三藏把行者扯住,悄悄的道:“徒弟,莫要与人斗富。你我是单身在外,只恐有错。”行者道:“看看袈裟,有何差错?”三藏道:“你不曾理会得,古人有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入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汝是个畏祸的,索之而必应其求可也。不然,则殒身灭命,皆起于此,事不小矣。”行者道:“放心,放心!都在老孙身上!”你看他不由分说,急急的走了去,把个包袱解开,早有霞光迸迸,尚有两层油纸裹定,去了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一个不心欢口赞。
【片段二】
ㅤㅤ你看他弄个精神,摇身一变,变做一个蜜蜂儿。只见那众僧们搬柴运草,已围住禅堂放火哩。行者暗笑道:“果依我师父之言,他要害我们性命,谋我的袈裟,故起这等毒心。我待要拿棍打他啊,可怜又不禁打,一顿棍都打死了,师父又怪我行凶。罢,罢,罢!与他个顺手牵羊,将计就计,教他住不成罢!”
(节选自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十七回,有删改)(1)片段二中,悟空决心“将计就计”,请说说悟空如何“将计就计”?
(2)《水浒传》里小偷出身的时迁也曾经偷过一个宝甲,叫雁翎金甲,这个宝甲有什么神奇之处?时迁为什么要偷?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分别写到“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杀中国人”这两件事,使得鲁迅先想“学医救国”,后决定“弃医从文”。
B.《儒林外史》中科举制度不再能选拔真正的人才,反而成为蒙蔽、扭曲士人灵魂的工具。如范进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王安石是谁都不知道。
C.《简•爱》的主人公简•爱在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男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但罗切斯特已婚的事实被揭发,简•爱毅然离开。
D.“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这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组卷:9引用:1难度:0.5
三、作文(共50分)
-
10.ㅤㅤ过去的很多儿歌,像《小燕子》《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外婆的澎湖湾》等不仅旋律优美,朗朗上口;而且深受学生的喜爱,广为传唱,成为一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歌曲渐渐“老去”,孩子们的嘴里唱出来的,常常是一些成人的歌曲。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ㅤㅤ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