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宏利佳学校九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4分)
-
1.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下列属于将爱国之情化为爱国之行的是( )
①基层干部扎根一线脱贫攻坚
②消防队员不惧牺牲赴汤蹈火
③环卫工人顶风冒雨守护城市
④广大志愿者奋战在抗疫一线组卷:0引用:4难度:0.8 -
2.以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数据说明( )
内容
时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亿元)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民币,元) 1978年 3645.3 171 2019年 990865 30733 组卷:361引用:26难度:0.7 -
3.2020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货目标;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和基层民主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据此回答3~4题。
以此材料作为论据,能够证明的观点是( )
①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中国秉持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4.2020年中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货目标;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保体系、医疗体系和基层民主体系;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据此回答3~4题。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在曾经深度贫困的四川凉山,一支支工作队扎进贫困山村;在贵州大石山区,当地土特产飞向全国;在曾经贫瘠的宁夏西海固,一个个东西扶贫协作项目带来新活力。这一承诺和举措( )
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②基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
③说明我国实现了共同富裕
④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组卷:2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共36分)
-
14.文化之美各美其美。
材料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打造的大型服饰文化节目《衣尚中国》以服饰为题,以非遗为根,以科技感的舞台、极致跨界大秀赋予中国传统服饰以年轻化、时尚化的表达,让中国美给你看,下边是各位学者对《衣尚中国》的评价。
“《衣尚中国》将目光投注到中国服饰文化的历史长河,提倡复兴中国审美,这不是简单地提倡复古,而是引领大家深入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传统美学,从而形成我们今天的新的创造。”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现在多数人讲‘国潮’,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潮必须要有根本,而不是天马行空。”
——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材料二:2021年4月30日,“中国旅游文化周”在英国启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美丽中国:美美与共造福人民”。将通过“音乐与融合”“饮食与互鉴”“美味与香茗”“非遗与乡村”“冰雪与旅游”和“美食和文化”等活动,生动诠释“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丰富内涵,积极宣介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的丰硕成果。
(1)除了材料里提到的中国服饰外,请你推介你所知道的“中国美”。
(2)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衣尚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3)上述材料及问题对我国文化建设有何启示?组卷:1引用:1难度:0.6 -
15.生态之美 和谐家园
材料一:在安徽淮北,通过深改湖,浅造田,稳建厂,沉修路,黑色煤城实现绿色转身;在海南沙美,昔日鸡鸭乱跑、污水遍地,依托自然景观着力优化,清退鱼虾塘600多亩,复植红树林568亩,形成以红树林保护为主的湿地生态区。今日的沙美密林掩映,白鹭齐飞。
(1)材料一中这些地区的变化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2)从生态角度,说明沙美选择修复湿地的理由。
材料二:近些年来,从将“生态文明”写进宪法到组建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再到今天充分利用物联网、5G、大数据搭建山水林田湖草信息数据体系、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监测评价及运行过程中的决策分析体系……这些举措扭转了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发展的做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3)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
(4)据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应该遵循的原则。组卷:2引用:2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