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
1.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组卷:235引用:1072难度:0.7 -
2.在一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中,细胞的体积会增大、细胞的数量会增多,其中细胞数量增多的原因是( )
组卷:33引用:5难度:0.5 -
3.下列古诗词叙述的现象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组卷:69引用:4难度:0.6 -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组卷:40引用:2难度:0.5 -
5.与菜豆种子相比,玉米种子特有的结构是( )
组卷:146引用:41难度:0.9 -
6.每年桃树开花时,小明爸爸都会在自家桃园里放养蜜蜂。这对于桃树的意义是( )
组卷:71引用:5难度:0.8 -
7.为探究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45引用:10难度:0.6 -
8.为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3难度:0.5 -
9.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列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组卷:8引用:5难度:0.7 -
10.樱桃多汁味美。从吃下樱桃到被消化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组卷:46引用:8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5分)
-
31.四川山鹧鸪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中南部山地森林中。它通常在林下落叶层较厚的地方刨食,主要食物为植物果实,如栎、悬钩子等,天敌有鼬、獾、蛇等。
(1)四川山鹧鸪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由生物与
(2)请写出一条包含四川山鹧鸪的食物链:
(3)科研人员对四川山鹧鸪的繁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四川山鹧鸪偏好在人类 活动较多的路边筑巢。巢为球形,侧面开口。雌鸟单独孵卵,出巢次数很少,通常早晨外出觅食,中午才归巢,在这期间卵温低于发育临界温度,但它的孵化率仍然可以达到 88.4%。
①四川山鹧鸪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3~7枚。如图为鸟卵的结构,其中发育成雏鸟的是[
②根据上述资料,请从筑巢位置、巢型、巢材以及雌鸟出巢次数等角度,推测 四川山鹧鸪孵化率较高的原因:组卷:30引用:1难度:0.4 -
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长沙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工作人员历经四年调查了16个地区后,终于在江西某山林发现了野生穿山甲。随后又有多地报道发现了穿山甲的踪迹。
现存的八种穿山甲起源于欧亚大陆,分成了三个类群,亚洲穿山甲(穿山甲属,Manis),非洲体型较小的树栖穿山甲(长尾穿山甲属,Phataginus)和非洲体型较大的地栖穿山甲(地穿山甲属,Smutsia)。我国分布的中华穿山甲(学名:Manis pentadactyla)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它视力不佳,白天会在挖掘的洞穴中睡觉,傍晚则依靠嗅觉来寻找猎物——白蚁或蚂蚁。当遇到危险时,它会本能的蜷缩成一团用坚硬的鳞甲抵御攻击。中华穿山甲每年4~5月交配,12月或翌年1月产仔,冬季在洞穴中哺乳饲养幼崽,春季幼崽就会驮在雌兽的尾巴上在洞穴外活动。
长期以来,中华穿山甲在亚洲被大量捕杀,其鳞甲作为药材。其实它的鳞甲由角质素构成,是与指甲和头发相同的物质,并没有营养价值,可用猪蹄甲替代。此外原生栖息地的破坏,也成为导致中华穿山甲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2020年6月5日,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穿山甲未被继续收录。
(1)动物保护协会的工作人员寻找穿山甲的过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2)中华穿山甲属于穿山甲科
(3)根据文中信息可知,中华穿山甲是哺乳动物,其受精方式是
(4)中华穿山甲遇到危险时会蜷缩成球,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属于
(5)你认为穿山甲未被《中国药典》继续收录的依据是
(6)每年2月的第3个星期六是“世界穿山甲日”,请你从保护穿山甲的角度,设计一条宣传语:组卷:4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