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铁路二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
-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
组卷:67引用:1难度:0.8 -
2.小强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皮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59引用:13难度:0.9 -
3.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8 -
4.中国帮助非洲建设的绿色铁路-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的高铁在设计与修建中格外注重生态保护。如图1所示,为便于野生动物活动,铁路专设大型动物通道,长颈鹿等大型动物都可以通过。根据图2提供的信息,估测此高铁桥洞的高度约为( )
组卷:411引用:6难度:0.9 -
5.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组卷:26引用:4难度:0.7 -
6.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s-t图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7引用:6难度:0.6 -
7.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组卷:153引用:2难度:0.8 -
8.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5引用:69难度:0.9 -
9.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关于其物态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04引用:9难度:0.5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11.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st组卷:820引用:191难度:0.9 -
12.小刚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
1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组卷:459引用:80难度:0.9 -
14.一个物体从A点出发,沿直线ABC做由慢到快的变速直线运动。测得它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0.5s,AB两点相距4m。此物体在从A点到C点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一定( )
组卷:55引用:1难度:0.5
五、科普阅读题(共6分)
-
41.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现象会让我们产生疑问,把疑问陈述出来,就形成了问题,但不一定是科学问题。像个人爱好、道德判断、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都不属于科学问题。比如,“哪种品牌的运动鞋更好?”“为减少污染和交通拥堵,应该限制小汽车的使用吗?”等都不属于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数据而回答的问题。例如,“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你可以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
并不是每一个科学问题都可以进行探究,当问题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难以进行科学探究,比如“是什么影响气球贴到墙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描述的是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的变量必须是可检验的。也就是说,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可以观察或测量的。例如,“增加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会改变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吗?”,在这个问题中,气球与头发的摩擦次数是自变量,气球贴在墙上的效果是因变量,我们通过改变自变量就能检验因变量怎样变化。
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陈述方式,常见的陈述方式有下列三种。方式一:某个变量影响另一个变量吗?例如,液体的温度高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吗?方式二:如果改变某个变量,另一个变量会怎样变化?例如,如果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蒸发就加快吗?方式三:一个变量跟另一个变量有关吗?例如,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吗?
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围绕可探究的问题展开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才能使探究过程具有明确的方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问题中属于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哪种类型的音乐更好?
B.改变音叉振动的频率,音叉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会改变吗?
C.为什么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
D.敲击水瓶琴时,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与瓶内水的高度有关吗?
E.应该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吗?
(2)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中有展品“曾侯乙编钟”,如图所示。用钟锤敲击编钟时编钟就会发出声音。若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一只编钟的不同位置,编钟所发出的音调有所不同,请根据此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组卷:25引用:1难度:0.5
六、计算题(共3分)
-
42.一列火车以15m/s的速度,用100s穿过1200m长的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组卷:24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