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重庆市万州三中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12/28 11:0:2
一、单项选择题(3分*15)
-
1.如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据此完成下列1~2题。
对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及其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2.如图为我国传统民居邮票,据此完成下列1~2题。
符合丙传统民居所在地区气候特点的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3.2019年我国春运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前往武汉、重庆、西安等地的人群最常退票或改签,也更容易捡漏、刷到余票,成为春运“变卦”城市。春运中,过半数人员可实现12小时内返乡,但前往贵港、贺州等地的春运回家“困难”城市也不少,前十位广西 独占5席。图1为春运“变卦”城市,图2为春运回家“困难”城市。据此完成3~5题。
形成春运“变卦”城市的直接原因是(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二.综合题
-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称。该市已发现和探明的矿床273处,铜矿石储量达550万吨,是全国铜矿石重要生产基地,小型采矿企业众多。大冶因矿而兴,因矿而立,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如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
(1)指出大冶市发展采矿业的有利条件。
(2)说明大冶市小型采矿企业众多的原因。
(3)指出大冶市应对资源枯竭而进行产业转型可能采取的对策。
(4)分析大冶市在资源枯竭后转型面临的困境。组卷:33引用:6难度:0.5 -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冬季风强劲,属半干旱区到半湿润区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塞罕坝曾开围放垦,原始森林几乎绝迹。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的风沙紧逼北京城。为了抵御风沙南侵,1962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塞罕坝的条件比同纬度的大部分地方都更不适宜林木生长,树木生长缓慢。但是几十年来,塞罕坝人还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从荒原到林海的绿色奇迹,同时也发展了经济,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材料二: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如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塞罕坝原始森林破坏后,风沙紧逼北京的原因。
(3)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塞罕坝林场树木生长缓慢的原因。
(4)请以塞罕坝生态环境的恢复对经济的影响为例,说出你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组卷:8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