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广西桂林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0 8:0:8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呢?这需要在文化传播的理念、框架以及方式等方面用心用力。
          首先,在理念上,告别以“传者”为中心的单向传播理念。无论是对内传播,还是对外传播,一厢情愿地认为受众会无条件地接受传播的内容,是不现实的。为此,需要尊重受众的接受期待,平等地与受众交流,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盛气凌人的说教没有人愿意听,受众只会背你而去。所以,宣传工作就不能以“传者”为中心,而应充分尊重受者的权利和感受,提升传播的质量和水平,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所要传播的价值理念植入到目标受众心中去。
          其次,在传播框架上亟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框架问题。如今,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外有别的宣传模式需要修正。国内问题国际化,国际问题国内化,已经成为传播现实,这就需要从受众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二是主流价值观、非主流价值观、中国文化之间的秩序问题。三者完全重合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寻求三者之间的最大“交集”,这是文化整合需要破解的课题。将三者有效地整合起来,获得“共识”之后,构建一个立体的传播框架,将三个维度的价值理念有效地运转起来。主流价值观传播应该处于金字塔的顶端,非主流价值观传播处在中间层,文化传播应该是金字塔的基座。三个层面的传播是上下贯通的,尤其是主流价值观不是孤悬在金字塔的顶部,它应从非主流价值观和中国的文化基座中汲取最大共识,获得丰厚的民意支持和文化地气,这样才能实现主流价值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其三,创新传播方式。中央领导人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的内容演绎,就是成功的文化传播案例之一。比如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设计者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复活了张择端笔下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生活,让原先静态的历史名画变成了生动的动态场景。场景生动再现了古代中国城市的祥和、热闹生活,智慧地表达了中国文化中的和谐、兼容的理念。
    (摘自张涛甫《中国文化如何输出》,有删改)材料二:
          民族文化自信需要建立在文明传承基础上,文化经典则是传承文化的核心与源头,毋庸置疑,《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代表作,其中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对我国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应当深入思考《红楼梦》当代价值,通过针对性引导加强名著传播,以扩大古典名著影响力。
          《红楼梦》思想意蕴之深邃,远超其他文学经典,成为世界性学问。反复品读《红楼梦》主要在于其是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作品包罗万象,如同艺术宝库,其中酒令灯谜、诗词歌赋、栽种花果、建筑园林、医卜星象、琴棋书画等内容随处可见,涉及了众多传统文化,是广大民众认识传统的最佳途径。作者曹雪芹以深沉精细的笔力剖析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教育及道德法律等,将时代风貌展现在书中。在《红楼梦语》中刘再复对《红楼梦》给予极高评价,认为其是中国近代文艺复兴的开端与伟大旗帜。在曹雪芹的作品中,深刻反思了人类共同生存困境,其中所提出的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成为人们的探讨重点。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下,人们受到欲望驱使,经常忘记追问生命的意义与本源,沉浸在物欲之中,而理想人格构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在构建人格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克服人们过度物欲化所造成的人生价值观偏离,而《红楼梦》能够提醒人们成为精神守望者,其精神价值能够推动人类生成自身价值,以回答生命存在与超越这一问题。
          人们在了解《红楼梦》时主要是源于影视节目,是因为人们正处于消费视觉文化中心。人们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影像,借助影像传达信息、表达感情及休闲娱乐已经成为人们的习惯,单纯纸质传播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审美需求。因此,可通过视听影像方式将《红楼梦》文化魅力诠释出来,让受众能够在娱乐状态下得到视觉快感。在校园中可通过影像放映活动,分批放映《红楼梦》影视作品,制作《红楼梦》电子书籍,让习惯于电脑、手机的受众实现便捷阅读,利用数码相机进行电子图像拍摄,以展现手抄本原貌,或是利用电台广播,以有声小说、评书或广播剧形式普及《红楼梦》;而在校园之外,则可借助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方式,根据不同个体文化层次、身份职业、兴趣爱好等,加强《红楼梦》与人们之间的互动,让人们关注《红楼梦学刊》公众号后,即可掌握红学研究现状,获得书讯信息;向学刊投稿,转变以往单线传播形式,实现多元媒介传播。
    (摘编自李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当代价值思考及传播策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播中国文化时,宣传工作不仅要提升传播的质量和水平,还要把传播的价值理念植入到目标受众心中去。
    B.目前中国的文化传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在于文化传播理念有偏差、传播界限模糊以及传播方式陈旧。
    C.更广泛地普及并深入研究《红楼梦》,扩大古典名著影响力,有助于文化经典传承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
    D.《红楼梦》的内容涵盖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展现当时的时代风貌,是广大群众认识中国文化的最佳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主流价值观传播处于立体的传播框架的金字塔顶端,才能破解文化整合的问题。
    B.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生动再现了古代中国城市的祥和、热闹生活,是成功的文化传播案例之一。
    C.《红楼梦》能够提醒人们克服过度物欲化所造成的人生价值观偏离,构建理想人格。
    D.《红楼梦》当代传播的多元性趋势给红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红学研究应当与时俱进。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地区)建立550所孔子学院,开展汉语教学,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
    B.《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呈现模式介绍经典名篇,在海外视频网站获得了数亿次的点击率。
    C.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十年间中国举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各项成果显著。
    D.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充满中国文化元素,用诗意和创意的中国式表达传递了“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和平主题。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在信息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播我国古典文学代表作《红楼梦》,请结合上述材料,提出两条对外传播的具体措施。

    组卷:2引用:1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杨子荣智斗小炉匠      【前情提要】杨子荣以匪徒胡彪的身份给匪首座山雕献上“先遣图”,获得众匪徒的信任,正准备与部队里应外合,一举消灭众匪。谁料到,就在这时,曾被解放军抓获审讯的匪徒栾平(绰号“小炉匠”)逃脱后来到威虎山上。
          威虎厅里,两盏野猪油灯,闪烁着蓝色的光明。座山雕和七个金刚,凶严地坐在他们自己的座位上,对面垂手站立着栾匪。这群匪魔在静默不语。杨子荣跨进来看到这种局面,也猜不透事情已有什么进程,伴来了一阵激烈的担心,这群匪魔能否已商议了什么?
          这个栾匪看着进来的杨子荣,神情上一秒一秒地起了变化,他由惊怕,到镇静,由镇静,又到轻松,由轻松,又表现出了莫大希望的神色。他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着杨子荣。
          杨子荣看着自己的对手的变化,内心在随着猜测:“这个狡猾的匪徒是想承认我是胡彪,来个将计就计借梯子下楼呢,还是要揭露我的身份以讨座山雕的欢心呢?”在这两可之间,杨子荣突然觉悟到自己前一种想法的错误和危险,他清醒到在残酷的敌我斗争中不会有什么前者,必须是后者。即便是前者,自己也不能给匪徒当梯子,必须致他一死,才是安全,才是胜利。
          果不出杨子荣的判断,这个凶恶的匪徒,眼光又凶又冷地盯着杨子荣冷冷地一笑,“好一个胡彪!你——你——你不是……”
          “什么我的不是,”杨子荣在这要紧关头摸了一下腰里的枪,发出一句森严的怒吼,把话岔到题外,“我胡彪向来对朋友讲义气,不含糊,不是你姓栾的,当初在梨树沟你三舅家,我劝你投奔三爷,你却硬要拉我去投蝴蝶迷,这还能怨我胡彪不义气?如今怎么样?”杨子荣的语气略放缓和了,但含有浓厚的压制力:“他们对你好吗?今天来这儿有何公干哪?”
          七个金刚一齐大笑:“是啊!那个王八蛋不够朋友,不是你自己找了去的?怎么又到这里来?有何公干哪?”
          是呀,你的废话少说,”座山雕哼了哼鹰嘴鼻子,“现在我只问你,你从哪里来?来我这儿干什么?”
          栾匪在座山雕的怒目下,低下了头,咽了一口冤气,身上显然哆嗦起来,可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气的,干哑哑的嗓子挤出了一句:“我从……蝴蝶迷那里来……”
          杨子荣一听他的对手说了假话,不敢说出他的被俘,心中的底更大了,确定了迅速进攻,大岔话题。别让这个恶匪喘息过来,也别让座山雕这个老匪回味。他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那么栾大哥,你从蝴蝶迷那里来干什么呢?莫非是来拿你的‘先遣图’吗?嗯?”杨子荣哈哈地冷笑起来。
          这一句话,压得栾匪大惊失色,摸不着头绪,他到现在还以为他的“先遣图”还在他老婆那里,可是共军怎么知道了这个秘密呢?他不由得两手一张,眼一僵。
          这个匪徒愣了有三分钟,突然来了个大进攻,他完全突破了正进行的话题,像条疯狗一样吼道:“三爷,你中了共党的奸计了!”
          “什么?”座山雕忽地站起来瞧着栾匪惊问。
          “他……他……”栾匪手指着杨子荣,“他不是胡彪,他是一个共军。”
          “啊!”座山雕和七个金刚,一齐惊愕地瞅着杨子荣,眼光是那样凶恶可畏。
          这一刹那间,杨子荣脑子和心脏轰的一阵,像爆炸一样。他早就提防的问题可怕的焦点,竟在此刻,在节节顺利的此刻突然爆发,真难住了,威虎厅的空气紧张得像要爆炸一样。“是开枪呢,还是继续舌战?”他马上选择了后者,因为这还没到万不得已的境地。
          于是他“扑哧”一笑,磕了磕吸尽了的烟灰,更加从容和镇静,慢吞吞地、笑嘻嘻地吐了一口痰,把嘴一抹说道:“只有疯狗,才咬自家的人,这叫作六亲不认。栾大哥,我看你像条被挤在夹道里的疯狗,翻身咬人,咬到咱多年的老朋友身上啦。我知道你的‘先遣图’,无价宝,被我拿来,你一定恨我,所以就诬我是共军,真够狠毒的。你说我是共军,我就是共军吧!可是你怎么知道我是共军呢?嗯?!你说说我这个共军的来历吧?”说着他朝旁边椅上一坐,掏出他的小烟袋,又抽起烟来。
          座山雕等被杨子荣那派从容镇静的神态和毫无紧张的言语镇住了,减轻了对杨子荣的惊疑,转过头来对栾匪质问:“姓栾的,你怎么知道他是共军?你怎么又和他这共军相识的?”
          “他……他……”栾匪又不敢说底细,但又非说不可,吞吞吐吐地,“他在九龙汇,捉……捉……过我。”
          “哟!”杨子荣表示出一副特别惊奇的神情,“那么说,你被共军捕过吗?”杨子荣立起身来,更凶地逼近栾匪:“那么说,你究竟从哪里来的?共军怎么把你又放了?或者共军怎么把你派来的?”他回头严肃地对着座山雕:“三爷,咱们威虎山可是严严实实呀!所以共军他才打不进来,现在他被共军捉去过,他知道咱们威虎山的底细,今番来了,必有鬼!”
          “没有!没有!”栾匪有点慌了,“三爷听我说!……”
          “不管你有没有,”杨子荣装出怒火冲天的样子,“现在遍山大雪,你的脚印,已经留给了共军,我胡彪守山要紧。”
          杨子荣命令道:“这混蛋,踏破了山门,今天晚上可能引来共军,快派五个游动哨,顺他来的脚印警戒,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撤回。”
          杨子荣的这一招安排,引起了座山雕极大的欢心,所有的疑惑已被驱逐得干干净净。
    (节选自曲波《林海雪原》,有删改)【注】小炉匠,是栾平的绰号。栾平是小说《林海雪原》的反面角色,是另一匪首许大马棒的联络副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记叙杨子荣进入威虎厅的过程,既交代了杨子荣的出场,也告诉了读者杨子荣跨入威虎厅时对于眼前“事情”的进展其实胸有成竹。
    B.栾匪认出杨子荣后,冷笑说“好一个胡彪!你——你——你不是”,这句话潜台词是“你才不是胡彪,你抓过我,是一个共军。”
    C.当座山雕和七个金刚凶狠逼问“你从哪里来?”“为何又到我这来?”时,栾匪说了真话,让杨子荣抓住机会确定继续进攻,大岔话题。
    D.在斗争节节顺利时,栾匪突然揭穿杨子荣的真实身份,杨子荣在开枪和舌战中选择“继续舌战”,表明当时杨子荣还没有做好开枪的准备。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部分开篇场面描写精彩,先写威虎厅两盏野猪油灯昏暗的光线,然后寥寥几笔交代各类人物,渲染出紧张的气氛。
    B.“脑子和心脏轰的一阵,像爆炸一样”,这句话不是表现杨子荣贪生怕死,而是使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显得更真实可信。
    C.节选部分通过记叙杨子荣在匪窝与知晓他身份的栾匪智斗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深入敌人巢穴的孤胆英雄的形象。
    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情节发展脉络分明,也运用了插叙,照顾上下行文,使内容充实,情节更完整。
    (3)“文似看山不喜平”,波澜起伏、一波三折也是小说的独特魅力。请指出本文情节设置上的波折。
    (4)本文着力塑造“孤胆英雄”杨子荣的形象,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作者怎样塑造这一形象的。

    组卷:4引用:1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7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分刚过,企盼已久的春意醒来,与人们撞个满怀。那一畦青绿,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迎进了小院。
          春耕不可迟。小院里过冬的香菜、苔菜、菠菜、蒜苗由黄转绿,韭菜的红芽尖探出绿脑袋,春意萌动了。院虽小,却也是一个世界。在邻居家的玉兰树上搭窝的喜鹊和凑热闹的麻雀用爪子不停地戳弄新翻的土来寻找食物。刚冒出的菜芽又细又嫩,往往是它们的美食。时常见到喜鹊、布谷、白头翁、黑蜂、金蝉、蜻蜓,还有路过的野猫。天气预报说近期有雨,我赶紧在菜园劳动,或松土,或点种,或锄草,或间苗,或补苗,或浇水,或施肥,或捉虫……活动活动筋骨,享受自然幽雅、清新恬静的田园意境。贫瘠与肥沃,荒芜与繁茂,耕耘与收获,都攥在自己手掌里。耕种之间,情满园,春不老。
    (1)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那一畦青绿,把“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春天迎进了小院。
    A.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B.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
    C.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歌颂屋顶。
    D.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是“树叶”。
    (2)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2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一学生小张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面对高中选科,家长希望他选择物理类,未来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可是,小张的物理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而且从初二开始,小张就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打算分科时选择历史类,未来大学选择考古专业。面对矛盾,小张很困惑,一方面,他能体谅父母的用心,因为家庭条件一般,收入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毕竟考古属于不怎么热门的专业;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将来从事的职业能跟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
          请你以同学的身份给小张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他所面临的处境的看法,并给出适当的建议。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