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连江镇郭集学校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发布:2024/11/18 14:0:3

一、语文累积与运用。(35分)

  • 1.默写。
    (1)兔从狗窦入,
     
    。(汉乐府《十五从军征》)
    (2)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4)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郦道元《三峡》中从正面描写水势之险,水位之高的句子是:“
     
     
    ”。
    (6)杜甫在《望岳》中用“
     
     
    ”表达了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7)《醉翁亭记》中,表现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句子是:“
     
     
    ”。

    组卷:22引用:4难度:0.9
  • 2.运用名著阅读获得的知识,完成问题。
    “这些禽兽!把她折磨成了什么样子!”人们愤愤地抓紧牢门……
    “孩子有同志们抚养,长大了一定会继承我们的事业……”李青竹回答着,眼睛转向她,这时她仍然昏迷不醒,只是脸色比刚才好一些了。
          时间已经是下午,男牢房的同志开始轮流“放风”。这时间牢房已经传遍了老许的建议:他希望全体战友学习她坚贞不屈的意志和艰苦斗争的革命气节……因此,趁着“放风”的空xì,男同志们都把自己写给她的慰问信和诗篇送进女囚室。
          这是她和大家的胜利
          孙明霞捏着一信件,朗读着:
          ……你,大海中的海燕,迎接着lí明前的黑暗。战斗吧!永远朝向东方,永远朝着党!
          你,高空中的雄鹰,搏击着凶恐的狂风暴雨。战斗吧!永远朝向东方,永远朝着党!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空xì
     

     

     

    (2)以上文段选自《
     
    》,大家称呼文中的“她”为
     
    。敌人“折磨”她的歹毒方式是
     

    (3)“坚贞不屈”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4)把画线的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5)文段中的诗歌主要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组卷:17引用:3难度:0.7

二、阅读。(55分)

  • 6.文言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桓公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选自《刘子•妄瑕》)[注]①宁戚,春秋卫国人,齐国的大夫。②爵:大摆筵席。③一匡:安定统一。
    (1)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一食尽粟一石
     

    之不能尽其材
     

    ③执策而
     

    其有小恶者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
    (3)【甲】文运用
     
    的写作手法寄寓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乙】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刻画了齐桓公
     
    (填原文词语)的形象。
    (4)【甲】中的“千里马”和【乙】文中“宁戚”各有怎样的命运?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简要说说。

    组卷:723引用:7难度:0.6

三、作文。(55分)

  • 7.请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南朝范晔的《后汉书》里刘秀曾说过:有志者事竟成也。
          诗人流沙河给母校写过一副对联:正当花朵年龄,君须有志;又见课堂灯火,我已无缘。
    《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对佣者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你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组卷:17引用:8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