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五中、成才实验学校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3 12:26: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以劳树德、以劳强志、以劳健体”主题劳动教育中,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2.生活和工作场所常贴有一些警示图标。下列图标张贴位置错误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6 -
4.国画起源于汉代,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以下现代国画用具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6 -
5.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组卷:845引用:17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共15分。
-
16.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②请提出一条生活中通过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的措施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二氧化碳不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也能被海洋中的水吸收生成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水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捕捉:每年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被“捕捉”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
(4)“碳”利用: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定值时,CO2形成气体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与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感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C.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17.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下面三幅图分别描述的是古人炼铁、炼铜和炼锌的场景。
(1)图1炼铁中,古人将木炭与铁矿“石堆入炉内,并鼓入空气”,利用生成的CO将铁矿石中的Fe2O3转化为铁单质。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炼铁中,为了保持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的原因是
(3)图2炼铜中,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可化为铜”(胆矾为硫酸铜晶体),由CuSO4与铁釜反应转化为Cu的反应原理为
(4)图3炼锌中,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煤炭一并装入炼锌罐中,泥封,“其底铺薪,发火殿红”、“冷定毁罐取出”。泥罐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一:ZnCO3ZnO+CO2↑高温
反应二:C+CO22CO高温
反应三:ZnO+COZn(气态)+CO2高温
①用泥罐密封是炼锌的关键,请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原因:
②镀锌板可防止铁腐蚀,原理是隔绝铁与空气中的组卷:6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