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广东省东莞市虎门五中、成才实验学校联考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3 12:26: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以劳树德、以劳强志、以劳健体”主题劳动教育中,其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 2.生活和工作场所常贴有一些警示图标。下列图标张贴位置错误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6
  • 3.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6
  • 4.国画起源于汉代,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以下现代国画用具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6
  • 5.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组卷:845引用:17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共15分。

  • 16.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生产生活中排放的CO2,实现CO2“零排放”。
    (1)“碳”排放:
    ①化石燃料燃烧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
     

    ②请提出一条生活中通过节能减排助力“碳中和”的措施
     

    (2)“碳”吸收:自然界有多种途径吸收CO2
    ①二氧化碳不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也能被海洋中的水吸收生成
     
    (填化学式)。
    ②风化的岩石如CaCO3粉末可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水转化为Ca(HCO3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捕捉:每年约1600万吨二氧化碳被“捕捉”并对其进行压缩封存。从微观角度解释二氧化碳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
     

    (4)“碳”利用:超临界CO2是指温度与压强达到定值时,CO2形成气体与液态交融在一起的流体,研究发现超临界CO2流体与水相似,溶解能力强。被誉为“绿色环保感剂”。下列关于超临界CO2流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填序号)。
    A.它是混合物
    B.它的分子不再运动
    C.它的化学性质与普通二氧化碳相同
    D.它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组卷:56引用:2难度:0.7
  • 17.我国古代就已经掌握了多种金属的冶炼技术,下面三幅图分别描述的是古人炼铁、炼铜和炼锌的场景。

    (1)图1炼铁中,古人将木炭与铁矿“石堆入炉内,并鼓入空气”,利用生成的CO将铁矿石中的Fe2O3转化为铁单质。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炼铁中,为了保持炉内高温,需要不断拉动风箱的原因是
     

    (3)图2炼铜中,沈括所著《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可化为铜”(胆矾为硫酸铜晶体),由CuSO4与铁釜反应转化为Cu的反应原理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图3炼锌中,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和煤炭一并装入炼锌罐中,泥封,“其底铺薪,发火殿红”、“冷定毁罐取出”。泥罐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一:ZnCO3
    高温
    ZnO+CO2
    反应二:C+CO2
    高温
    2CO
    反应三:ZnO+CO
    高温
    Zn(气态)+CO2
    ①用泥罐密封是炼锌的关键,请结合物质的化学性质解释原因:
     

    ②镀锌板可防止铁腐蚀,原理是隔绝铁与空气中的
     
    接触,写出另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组卷:65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